杨小涛在一旁抱手看着,周围杨大壮杨石头几人也好奇不已。
几个人压低声音却是格外新奇。
崔女士心思完全不在老金身上,对于老金说的那些事根本不在乎,这会儿正看着端午跟着一群孩子在猪圈里喂猪。
“嘘,别说话,没看到老师在忙活吗。”
没想到,自家外孙不仅在机械行业干的出色,在农业方面也不差啊。
大棚里。
不过,在他心里又是一番得意。
“杨总,这些土壤就行。”
那时候上所谓的化学课,更像是一场科学探索。
看着端午一脚踩在石头墙上准备站上去,崔女士连忙开口制止。
王浩指着大棚里拉进来的土堆,这是杨石头他们从山脚下挖来的泥土,半米下,土没有冰冻,所以运进大棚的时候,还是松散状态。
少见多怪。
故要检测酸性液时宜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碱性液时则用红色石蕊试纸。
又想起杨村一号,老金同志更是得意。
王浩拿出比色表,认真的比对一番,才做出最后的决定。
很快就有人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下一个。”
王浩的动作很迅速,等到天要黑的时候,按照杨小涛的要求,各个梯度的酸碱度已经调配出来。
而此时,五座大棚都已经建好,外面的草帘子已经放下,棚子里还生了炉子,提前给棚子加热。
第二天,杨大壮带领村里人去山脚下挖土,回来后王浩指挥众人开始按比例要求混合,调配酸碱度。
在村民的帮助下,中午前已经完成任务。
下午时候,侯丽晶带着手下的人开始实验。
这次没有用村里人帮忙,主要是怕出现差错。
这一忙活,直到晚上才结束。
每个木盒子里都转了三分之二的土,每个木盒子上都挂着一个木牌,上面贴着一张纸,正是这次用土的信息。
第三天一早,杨小涛便与侯丽晶等人开始种植草种子。
每个木盒子里在一个指头肚的深度上放入三颗草种子,随后掩盖,浇水。
当所有的种子种完,已经到了中午。
随后杨小涛开始安排人手,每个大棚有四个人负责,一名棚长负责记录数据,另外两人每人负责一个温度计,每一小时汇报一次温度。
剩下一人负责调整温度,若是大棚中的温度高于设定需求,那就需要开门通风。
若是低于温度,就让人找来火炉子加热。
安排妥当后,众人便进入等待中。
下午,杨小涛回了趟机械厂,顺便将冉秋叶一行人带回四合院,不过老金同志并没有回来,继续留在杨家庄。
一来,村里人多,住处紧张,也能腾出地方安排人手。
再者,现在工作她们已经帮不上忙,在这里还需要杨小涛分心,便回到四合院。
回到四合院,杨小涛将冉秋叶崔女士安顿下来,便想着回趟机械厂看看情况。
刚进大门,就看到杨佑宁坐车往外走,两人停车打个招呼。
“你那边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