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薇语眼睛眨动,敷衍道:“是吧。”
“……”
刚好陆薇语是空着手出的门,连小坤包都没拿。
这会在爱马仕门店美滋滋的背上了新包,一个皮质的小马吊饰挂在包带上,轻轻晃悠。
陆薇语看了两眼,忍不住哼了哼小曲儿。
哪还有刚才似模似样吐槽的劲儿。
看得方年忍不住捏了捏陆薇语的脸:“啧,有点过分了啊!”
“哎呀,我也是女孩子的嘛。”陆薇语对着镜子左右看看,甚是心情愉悦。
怎么说呢,从上辈子到这辈子,方年都是经常跟这些国际大牌打交道的。
对品牌的附加价值这些,方年并无看法。
唯独一贯的认为像是蒂芙尼的别针、爱马仕的吊饰等等,都是智商税产品。
在媒体的渲染下,也没听说有人喜欢买。
其次,方年并不会逛店,一般是目标明确的购买,就也没见过有人购买这种配搭装点礼品。
直到这两天,方年偶然从网上无意间看到了爱马仕的配饰,去站在商业角度上思考作为一个国家大品牌的市场逻辑。
才恍然明白过来。
最简单的道理:这类装点礼品如果没有购买受众,作为商业化的公司是不会几十年都维持生产,并让这些物件遍布全世界的门店。
更简单的道理是:如果这些门店没有销量,也不会有库存。
于是答案变得显而易见。
这类小礼品,一方面是作为一个配搭,确实会增色,经常消费这些品牌的用户会购买。
另一方面,因为定价相较于正常系列不高,会是一些收入水平普通的人群最终咬牙选择消费的方向。
正所谓,既坑富人,又坑穷人。
那……
是这些消费者全都没有脑子?
是女生们都集体傻了?
不不不不,都不是!
而是一个很朴素的原因:愉悦感。
花两三千块钱购买一个不起眼的配搭装点,带来的愉悦感甚至是超过几万几十万的物品的。
因为它是随时且长久到能延续几年十几年的——毕竟大品牌对品控还是很严格的。
不信……
你看现在喜滋滋的陆薇语。
几乎每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女生,都很难逃不过这种小物品带来的愉悦感。
而陆薇语现在正好是处于这个阶段。
因为甚至可以用暴发户这个词来形容现在方年跟陆薇语,他们虽然足够有钱,所有用钱能买到的东西他们都能消费,但对生活的经历并不丰富。
方年还好,有个上辈子记忆,陆薇语可没有。
所以,几千块的东西同样是能给名义上特别有钱的陆薇语带去同等的愉悦感。
至少也得好几年以后,陆薇语经历够多,愉悦感的来源才会忽略金钱、品牌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