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
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
也萧瑟。
佳人约还轻别。
怅青江~天寒不渡~
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
此地行人销息。
向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
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
莫吹裂。
词开头回叙在驿亭把酒话别的情况,辛弃疾对执友陈亮很是赞赏,把他比作隐居的陶渊明和诸葛亮。
何处飞来林间鹊,鹊踏松梢,雪落破帽,引起对满头白发,报国无门,岁月蹉跎的感叹。冬日的原野没有生气,几枝疏梅,点缀风景。
天空掠过两三只大雁,更显得凄凉萧瑟。这也是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的结果。
下片又回叙别情,佳人指陈亮,既赞扬他重约来相会,又微怨他急于回归的轻别。
这是本词的主题,点到为止。
叫人惆怅的是因天寒,清江的水深冰合,行人无法渡过,雪深泥滑,道路艰阻,车轮像长了角似的不能转动。
在这种时候离去,叫行人消魂蚀骨。
设问是谁使君来愁绝,不仅是离别,更主要是国家危亡的形势和不被朝廷重用的现实。由于作者与陈亮的情谊极深,这次相会,犹如费尽人间之铁,铸就人间相思错。夜深人静,长笛声声,更激起对好友的无限相思情。
辛弃疾还有一首词《破阵子》,小序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表达他日夜梦求收复大好河山的壮志,原以此词与陈亮共勉。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人们本来是借酒消愁,一醉万事休。
可是作者喝醉了酒,愁也未消,一心想着收复失地。
他挑亮了灯,欣赏他的宝剑,思考着如何排上用场,发挥作用。在睡梦里,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
八百里军营,将士们欢欣鼓舞,分享将军发给他们的烤肉。军中的乐器演奏雄浑悲壮的军乐。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沙场,准备出征。
“的卢”是马奔跑时发出的马蹄声。
将军统率的铁骑,风驰电挚般冲向敌人,弓如霹雳,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