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张小宝决定,要有一项对乘客方便的措施,那就是火车上贩卖的东西价格不高,平价,说是平价,其实是以京城和洛阳的价格来平的,并不是真正的平价,但那也不错了。
可王鹃不是这样认为的,她觉得张小宝在出国发展之前,一定是曾经有过坐火车的时候,身上的钱不够买盒饭,挨饿的经历,只能去喝免费的热水来个水饱,所以才这样,张小宝对此予以否认。
火车平价贩卖东西的真相被掩埋了,但东西却是不错的,王维吧嗒两下嘴,从袖子的暗兜里面拿出来五个硬币,叠成一罗,并没有一个一个地摆在那里。
对着卖东西的人说道:“给我来一份,你这有棋吗?也买一份。”
“好嘞,您要的酒。”卖货的人把一个木头的酒缸放在两个人的中间那个放东西的地方上,用另一个壶给倒满,又拿出来两个小的木头酒盅,然后是四碟小菜,说道:“酒缸和酒盅是借的,不准带走,棋也有,要什么棋?”
王维第一次坐火车,很诧异卖货的人,又看看面前的酒菜,问道:“如果我要是偷偷把东西拿走了呢?比如这装菜的小碟子,你们该怎么办?”
卖东西的人一愣,接着低下头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样子,犹豫着不出声。
“说吧,我们是朝廷的官员。”李白也很想知道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会有什么后果?难道能在出去的时候有人检查自己身上的东西?还是派人盯着?上车的时候又没有让自己和王维出示任何的凭证,找人也找不到。
卖东西的人仔细地看看两个人,一时间也不好判断两个人是不是官员,但他知道,两个人绝对不是那种寻常的百姓,衣服的用料比较好,而且还是那种差不多的样子。
又想了一下,终于开口了“其实我刚才那样说,就是提醒你们把东西拿走,并不是真的不让你们拿,你们不拿我才不好办。”
“嗯?”李白和王维同时发出一声疑惑的动静,不解地看向卖东西的人。
不用两个人继续问,卖东西的人就接着说道:“二位可以看看这个装酒的缸子和盛菜的碟子,看过后就明白了。”
李白捏住一个碟子的边,拿起来看,王维也同样拿着酒盅观察果然发现上面有刻的画和字。
上面画了火车,写的是一路平安四个字,相互看了一眼,还是没明白什么意思。
卖货的人等着他们两个看完,说道:“其实这个是有人想出来的办法,能够让火车上面的乘客多花点钱。”
“怎么能花钱呢?拿走了不就是赚了么?”李白问道。
“现在是赚了,因为上面有字和画,拿着下火车,可以给别人看,让其他人知道您乘坐过火车,既然您坐过了,没坐过的人自然会好奇,觉得您是个体面的人,会问您坐火车是什么感觉,您到那个时候会不会说?”
卖货的人解释了一下,又反问道。
王维仔细想想李白,李白点点头,两个人明白,这可是一个显摆的机会,火车只有长安与洛阳两地之间才有,先出来的东西,别人不知道,自己坐过了,有人问起,当然要好好说一番感受了。;
比如说到了弘农那里,有官员询问,给他们说起的时候,那感觉似乎真的不错。
王维放下酒盅“即使是那样,又和赚钱有何关系?我估计你们送这一回,也就是将将保个本,根本没有什么利润,对吧?”
“这位大人,您说的太对了。”卖货的就按照两个人是官员的身份来称呼“现在咱们火车上卖的酒菜,确实别人把东西拿走就是个本,但只是这一个月的时间之内,等火车运行一个月之后,您乘车的时候再想要这个东西,那就得留下押金,一套需要五文钱,不然就换另一种纸上刷油没有字和画的东西盛。
两个人如果同样坐了火车,一个人留下押金,然后把东西拿走,另一个舍不得,没有拿走,两个人又是同一个村子的,回去吹嘘坐过火车的一刻,别人自然是相信有东西的人。
这个没有强迫性,愿意拿就拿,不愿意拿就算了,不想花这个钱的自然就不会多拿钱,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卖东西的人继续介绍了经营的思路。
王维和李白两个人纷纷点头,确实,他们两个承认,这招实在是太高了,吹牛的时候至少也要拿出来点象样的东西才行啊。
“不知道这个办法是谁想出来的?”李白好奇地问了一句。
王维略微考虑下,也问道:“难道是张节度使想出来的主意?我估计也只有他们干这种事情。”
对张小宝还算了解的王维可不认为这种的招数是寻常人能琢磨出来的,太过怪异,这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办法,按照张小宝的说法叫营销策略。
卖货的人先是点了下头,接着又摇头道:“不是张公子说出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