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儒道至圣精校版 > 第1460章完结(第3页)

第1460章完结(第3页)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是半个月。

和方运担任左相比起来,这半个月堪称风平浪静,因为没有发生任何一件大事,但是,小事却不断。

景国四相,各有分工。

其中左相主管吏部、礼部、翰林院和鸿胪寺。

即便是左相,也无权直接调动任命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与鸿胪寺卿这四个衙门的第一主官。

但是,左相对这四个衙门四个主官之下的职位,有极大的掌控能力,只要方运想要调动主官之下的官员,无论是其他官员还是国君太后,在正常情况下,都会同意,除非方运任命的人有大问题,或者涉及到利益之争。

方运并没有进行过于激烈的人员调动,只任命了三人。

曾经担任过礼部左侍郎的赛志学,调任吏部左侍郎,成为吏部的二把手,因为赛志学履历丰富,从职位上算是平调,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曾经担任济县县令的蔡禾,后又在密州任知府,并在礼部任右侍郎,后来被调到翰林院担任闲职。方运再次将他调回礼部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右侍郎,是礼部排名第三的官员。这个任命,同样无人反对。

第2418章不平静的一天

曾经在江州任大都督,后进兵部任职的于兴舒,被方运调往鸿胪寺任少卿。

鸿胪寺主要负责外事,比如出使各国,比如接待外宾等等,和于兴舒的军方身份几乎毫无关系,一些人表示反对。

方运表示景国已经逐渐强大,对外事务需要一个果断强硬的官员,拥有军中经历的读书人,才能适应景国的发展。

众官讨论之后,即便是一直反对方运的吏部尚书盛博源也表示方运所言非常有道理,这才平息质疑。

景国亦有一个小插曲,圣院礼殿派遣一位大学士入驻景国礼部,说是宣扬礼教。此事常有,而且行事低调,众人没有太在意,只当是礼殿的普通举动。

个人报告之事,之后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但许多人不知道,方运根据左相阁官吏的个人报告,陆续调走一些人,并把密州和象州的能吏调入左相阁。

由于这些官员最高不过是八品的小官吏,而且只有五人,连一直盯着方运的监察院都懒得在意。

监察院的御史,向来是各个派系的武器,往往由他们刺出派系斗争的第一剑。

在没有找到重大问题之前,皇室之人不会蠢到胡乱攻击。

更何况,监察院中的御史也有众多清流,方运虽然与他们没有多大的交情,但凭借文治武功,过半的御史天然支持方运。

监察院乃是辅相掌管,但实际上,辅相掌管的监察院、刑部和大理寺,都有极为独立的体系,这著名的三法司系统之所以划归辅相,是避免左右两相权力过大,并非真的将三司重权完全交由辅相。

所以,景国的辅相真正的权力来源于内阁的决策权,与三法司的关系不大。

经过半个月的摸索,方运凭借自身在宁安和象州的经验,以及最重要的军功和实力,彻底掌握左相阁,但是,并未完全掌握内阁,毕竟担任京官的资历太浅。

之所以能如此快掌握左相阁,主要原因是方运是景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儒左相,在文位至上的人族,方运在左相阁有着极重的权威。

无论左相阁内的官吏是哪个派系安插进来的,都会被方运这个大儒兼虚圣的身份震慑,不敢有半点反抗念头,更别说在暗中阻挠方运。

半个月后的清晨,方运坐在龙马豪车上,缓缓驶向皇宫。

方运看了看窗外,突然轻叹一声。

狐璃轻轻为方运捶肩,并问道:“相公为何叹气?”

相公一名,旧指拥有相位之人,曹魏时期便以此称曹操,后泛称官吏或丈夫。

方运无奈道:“我本以为左相阁会冒出几个刺儿头,让我在左相阁立威,吓退各派宵小,没想到,左相阁上下的官吏简直只能用‘乖’来形容,我的各种手段都用不出来。毕竟,我还生着病啊。”

狐璃掩嘴而笑道:“您也不看看您除了左相还有什么身份,虚圣、诗祖、血芒之主、十寒之主、长江之主、文星龙爵、负岳半圣长兄,别说那些小官吏,就算是封疆大吏在您手下做事,也要乖乖听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