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宗圣问道:“你既治经有成,专攻何经?”
“《四书》。”方运道。
“何为《四书》?”宗圣的声音高远通透,给人以极重的距离感,像是一位学问高深的老先生在考校弟子。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方运道。
宗圣沉吟许久,道:“善。”
随后,方运感到宗圣似是轻叹一声,却又仿佛是错觉。
片刻之后,宗圣又问:“《四书》主何经?”
“《论语》。”方运道。
方运看到,宗圣稍稍抬头,虽然还是侧脸,但给人的感觉不同,好像终于开始稍稍正视自己。
宗圣又问:“《论语》万言,字字珠玑。若取其一,你当如何?”
方运挺直身躯,正身正容正色道:“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说完的一刹那,方运好像看到宗圣的身体竟然稍稍转向自己,第一次能看到他的眼神,其中似有惊讶之色。
但是,一眨眼后,一切恢复正常。
这句话的原意很寻常,见到贤能之人,向他学习,努力达到他的境界;看到不够贤能的人,也不应该视而不见,而是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同样的不贤之处。
“为何非‘三人行’?”宗圣问。
方运知道,宗圣是指那句流传很广的孔圣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比见贤思齐更容易理解,三人是虚指,这句话是说哪怕随便遇到路人,也必然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再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若有,便要改正。
这两句话的意思非常相近,而子贡也说过,孔子无常师,他认为孔圣可以从任何人、任何事学到东西,非是寻常。
方运却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转瞬间便道:“贤不与善同,省不与改同。”
“大善。吾道不孤,始可与言《论语》已矣。”
宗圣说完,天地震动,桃山附近似有瑞气升起,万花绽放,方圆百里的人只觉心旷神怡,如同吃了人参果一样,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服。
圣心大悦,天下同喜。
第2394章旧桃论贤
宗明四人急忙低下头,心中惊骇。
四人都没想到,方运不过短短几句话,便获得宗圣的高度认可,宗圣甚至认为方运已经可以和他讨论《论语》,这几乎是人族最高的称赞,也是对方运读经的最高认可。
连半圣都认可,除却孔圣,没有谁可以再在这方面否定方运。
四人都在心中琢磨,始终不解其意。
“宗圣谬赞,学生当不得。”方运谦虚地道。
“天常分神法,须心志坚定,永固不摇。我观你神念与众不同,似是另有际遇,学此术倒无不可。只是,你需去吕圣世家,翻阅《吕氏春秋》原本,方可尽数掌握。”
说完,宗圣伸出手,对着方运眉心一点。
两人明明相距不足一丈,方运却感觉那一指犹如万里之遥。
一点灵光自宗圣指尖飞入,落入方运文宫。
方运呆坐原地,双目空洞,神念已经包裹那灵光,开始学习天常分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