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捧着包裹回到华妃身边。
华妃穿着秋冬的衣裳,宫里已经无需用着地龙和火炉了。
她失神得盯着画册,上面是驯马场送来挑选的小马驹。
颂芝笑道,“小公主才多大呢,娘娘就想着教公主骑马了。”
“本宫经历这么多,旁的便罢了,居安思危四个字,倒是领悟透彻。”
华妃放下画册,颂芝看见那匹小马驹,跟娘娘当年初学马术时的马,相似极了。
“手里抱着什么,这么大个木头箱子还不赶紧放下,不嫌沉呐。”
四四方方的木匣,快有颂芝肩宽了。
华妃将册子拿开,颂芝顺势将木匣放到桌上。
匣子外头是龙纹绸布包裹。
华妃不由抬手在龙纹处细细摩挲,眼中很快蕴出泪花,她忙仰头让泪水回流。
打开木匣后。
出乎意料的,是些格外眼熟的小物件。
“这!这是,将军他们!”待看清楚东西,颂芝喜不自胜惊呼出声。
最上面的信封映入眼帘。
【展信安:
妹安好乎,兄嫂心中牵挂。
现今感念圣恩,兄携妻儿居于南所一处,风光秀丽气候甚佳,无莽人作威无贼子作祟,府衙待兄亦极为亲厚!
………】
华妃看着看着,笑容与泪水一同出现。
“哥哥从哪学来这些文邹邹的话,真是,真是叫本宫反倒有些不自在了!”
颂芝同样用帕子抹泪。
“想必大将军在南边闲下来,多了许多时日陪伴夫人和小少爷,便是在与小少爷相处时学了不少。”
“听说小少爷在读书之道上颇有天赋,虎父无犬子,来日定当光耀门楣,成为娘娘与将军夫人的依靠。”
颂芝心疼娘娘,连忙安慰。
华妃承她的情,扯出笑来,“哥哥能学会这些,可见侄儿费了不少功夫,亦可见侄儿的确得了嫂嫂的聪慧,我不求他光耀门楣,只求往后平安顺遂。”
在上帝视角的寥寥数笔。
写不尽她百转千回的落差与痛心。
华妃擦去眼角的泪,继续往下看信的内容。
原来这匣子里面,是年羹尧怕自己妹妹担心。
他们各自给华妃送进来些礼。
年羹尧本质上还是个粗人,他不管那些虚头巴脑的,什么都没有银子实在。
还像以往那般,将手底下的房契送了些过来。
嫂嫂心思细腻,多番打听知道她有了个公主,做了几套小衣,又特地写了封信教她怎么跟这样大的孩子相处,还有心得去寺庙替两人求了平安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是年仅六岁的侄儿,也用竹片编了自己最喜欢的小马放到木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