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无防盗 > 第260章 去他的朝局(第4页)

第260章 去他的朝局(第4页)

数落完正德帝,张太后道:“今日你笑嫣姨进宫了。她说,两日后锦衣卫的人会护送李东阳家的女儿去山东莱州,跟破奴完婚。”

正德帝道:“去外地完婚?是朕没体谅常、李两家啊。把常破奴派出京巡盐,耽误了他的婚事。”

正德帝希望看到常、李两家尽快完成政治联姻。

在十五岁的正德帝的构想中,他会弃用刘健、谢迁,却会将李东阳留在内阁。

从慈宁宫出来,正德帝在刘瑾的陪同下回了乾清宫。

晚间,刘瑾伺候正德帝安歇。

刘瑾突然冒出一句:“杨一清所奏。似乎不妥。”

正德帝皱眉:“哦?有何不妥?”

刘瑾答:“保河套这个目的是对的。但手段不应该是修边墙。”

正德帝来了兴趣:“哦?都说宫里张永最懂军事。刘大伴儿最近也对军事有所涉猎?”

刘瑾道:“回皇上,老奴不懂军事。却懂一点史书。”

“纵观史书,大部分皇帝都大修长城边墙。但有三位堪称天骄的帝王不修长城边墙。”

“一位是汉武帝,一位是唐太宗,一位是我大明太宗皇帝。”

“这三位无一例外,都是横扫草原,将北虏打得不敢南顾的大有为之君主!”

“只有弱者才修边墙困守。真正的强者,如太宗皇帝,会御驾亲征,带兵深入草原,横扫北虏。让北虏不敢有觊觎之心。”

“都说长城有一万里。可是宋时不见万里长城挡住金人的铁蹄啊!弱者如钦、徽二宗,一样当了金人的俘虏。”

“皇上您年仅十五。用不了几年,您就能成为汉武帝、唐太宗、明太宗一般大有为之君主。”

“到时候,您带着咱大明军队横扫草原。鞑靼人哪里还敢南下入寇?边墙修了也是白修。空耗银两罢了!”

刘瑾开始犯历史上大部分宦官都会犯的错误:进谗言,扰国策。

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借针对杨一清,打压张永的风头。

刘瑾太了解正德帝的心性了。他这一席有理有据的谗言,句句说在了正德帝的心坎上。

正德帝坐到龙榻上,沉思良久。随后道:“大伴儿所言极是!只有安于现状的软弱君主,才会将守御疆土的希望寄托在长城边墙上。”

正德帝被刘瑾绕进去了!

他不想想,如今大明的军事实力,能跟汉武帝、唐太宗、明太宗时期相比嘛。

即便你正德帝要整饬军事,让大明的军事实力上几个台阶,那也是以后的事。

在当下,安边最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修边墙。

刘瑾道:“依臣看,既然内阁也好,张永等人也罢,都支持杨一清的安边策。那您不能驳回杨一清的建议。但也不能完全认同。”

“边墙还是要修。不过不是数百里。修个四十里意思意思也就成了。”

正德帝道:“好,就按刘大伴儿说的办。让杨一清修四十里边墙即可!朕迟早是要御驾亲征,重现太宗爷荣光的。”

“等到朕带着明军横扫草原的那一天,几百里边墙岂不白修了?大几十万银子岂不白花了?”

刘瑾笑道:“皇上英明!”

杨一清好好的建议,就这样被刘瑾搅合了。今夜,刘瑾暴露出了奸宦的本性。

三日后,锦衣卫常风值房。

张永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常帅爷,你好好管管你那位老侄子吧!”

常风疑惑:“刘瑾得罪张公公了?”

张永怒道:“他得罪我算什么!搅合了朝廷安定边塞的大计,那是要遗臭万年的!”

常风给张永倒了杯茶:“张公公,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永道:“杨一清的安边策,你知道吧?”

常风点点头:“我知道。我还听说内阁和宫里的公公们都支持他的安边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