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要想追击到敌人的舰队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此时可没有卫星,也没有雷达。
南洋水师从夏威夷出发,辗转了近万海里才抓到三四艘敌人的战舰。
再这样下去,敌人没有找到,他自己的舰队就要坚持不住了。
所以他才赖在纽西兰这里不走。
因为嘤国人是不可能放弃这里的。
果不其然,嘤国人的舰队来了。
海战的过程泛善可陈,嘤国确实表现出了他们老牌海军的勇气。但是双方之间毕竟力量悬殊较大。
嘤军的失败早已是注定的。
这次嘤国人几乎将自己在大西洋上的风帆战舰都派过来了。
可以说他们是嘤国人最后的风帆舰队。
战舰虽是老旧战舰,但是上面的军官却都是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
加上之前麦哲伦海战、星加坡之战被围在港口俘虏的战舰,还有后来锡兰海战。
嘤国人损失了大量有经验的海员和军官。
整个大嘤舰队的整体素质都降低了一大截。
在杜德生剿灭了嘤国人的舰队之后东华海军也赶到到了。
因为嘤国人都聚集在了惠灵顿。
东华舰队让志愿军在惠灵顿北边的怀卡奈小镇登陆。
这里在之前就已经被南洋水师袭击过,早已经人去镇空。
东华这次派来的军队成分复杂,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有将一万名华人、扶桑人,有两万左右拉丁人,还有两万多殷地安人。
总人数达到了五万人。这比当初预想的要多一些。
因为大家对这里的土地都太感兴趣了。
以至于后来有很多人将这场战争称为“十五公顷之战”。
废弃的怀卡奈小镇,多是一些带着尖顶的木制小屋。
小镇的中心是一座被炮弹削去半边屋顶的教堂。
海岸边是金黄色的沙滩,有粗壮原木做成的简易码头,这是镇上的居民出海打鱼所使用的。
庞大的东华舰队正在将船上的东西一点点卸载下来。
领军的军官准备将这里作为临时的指挥部。
马拉多和罗那多跟着众人从船舷爬到小艇上,然后划到岸边,直接从沙滩上登陆。
简易码头那里已经被货船所占据。
他们俩被编入了一个拉丁人连队。
这支远征军完全就是一支杂牌军。
他们的训练有限,甚至是不同的人种之间都没办正常的交流。
连长是一名拉丁人,但是还有一名副连长是一个会拉丁语的华人。
像这样由一个种族组成的连队是基本的作战单元。
每一个团都由来自不同种族的连队组成。
两个年轻人登陆之后,还没有闲工夫留给他们休息。
他们被按照联队分配了不同的任务。
小镇上的房子不多,大都要作为存放物资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