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沙俄人突然间升级摩擦。难道是想要清楚复兴军在这里的沿线,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
此时,双方不管是谁要发动战争都要清除对方在过渡地带设置的武装力量。
因为董书恒的这些过渡地带选择的都非常的巧妙。
这些地方全部都是气候恶劣的地方,如果在一方进攻的时候,大军被对方阻击在这个区域,那么这里恶劣的气候环境就会给进攻的一方带来巨大的灾难。
所以在进攻之前要先清楚掉对方在缓冲区域投放的兵力,让对方无法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动进攻。
从而占领一个跨越缓冲区的前进基地。
由此看来,沙俄最近一段时间的举动就值得玩味了。
“先暂时这样吧!”董书恒没有就这一件事情继续纠结下去。
左季高回到中枢之后,西域都护府实行了军政分离。
军事方面由原本的第一师师长王从志负责。由他牵头组建了西北军区,统筹西域都护府的军事活动。
民政一块则交给了李存文负责。
李存文成熟稳重,这两年在浙江行省做的不错,将地方上的经济发展的很好,是一个发掘地方经济潜力的好手。
因此,在最后给左季高挑选接班人选的时候,董书恒选中了李存文。
李家作为董书恒最初的支持者。虽然是地方大族,但是董书恒并不担心李家会因为李存文的提升而做大。
董书恒现在已经将蛋糕做的足够大了。
对于最初支持自己的世家大族,董书恒也不能冷落。
否则岂不是让人寒心。
至于世家大族做大的事情,董书恒并不太担心。
他也不是要将世家大族全部都消灭掉,那是不可能的。
那样的话普通小民也不一定就会过的更好。世家大族也不一定就是坏的。
有些爱国的家族有时候还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另外李存文现在四十几岁,从政的经验丰富,又做过满清的官员。
对于西域那里的复杂的环境有更多的手段去应对。
那里广袤的土地,复杂的人口结构,正是需要一个像李存文这样长袖善舞的官场老油子去运作。
左季高这个人说实话有些过于刚直。他在一开始的时候用来镇压当地的乱局还可以。
但是现在当地已经稳定了下来,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那么就是不能再用左季高那一套了。
董书恒是真的要发展西域的。历代王朝都认识到了那里在战略上的作用(对草原王朝的包夹),以及丝绸之路的经济价值。
并没有哪个中原王朝将那里像本土一样去发展开发。
也许是顾虑那里与中原王朝的统治核心太远了。
但是董书恒不用担心,现在铁路已经修过了嘉峪关。
等到这条铁路与西域的铁路连接在一起,那么西域就与本土真正融为一体了。
而且西部地区也有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董书恒要将那里打造成中亚的经济、文化中心。
为以后复兴军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的到里海和黑海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这种源泉从哪里来,就是要在西域建立一套完整的的工业体系,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