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政治上还是要彻底绝了满清东山再起的心思。
那些原本生活在关内的满人,虽然改了汉姓,他们生活在人群中,跟汉人无异。
董书恒也不打算为难普通的满人。除了原本的王宫贵族被集中送去劳动改造,锻炼了他们的生活技能之外。
其他的满人现在都是复兴军治下普通的百姓。
但是,关外一天不开发就会我有人想着跑到关外去重振大清。
甚至市井中还有传言说当年多尔衮入关之前,在关外存放了一大笔金银珠宝。
万一哪天满清被汉人赶走,还能够回到关外用这笔钱东山再起。
董书恒知道这是无稽之谈。真的要是让他们败退到关外了,手头上即使有金银珠宝又有什么用处。
货币是要流通才能够的产生价值的。
没有人、没有物资,光有金银珠宝又有什么用处呢?
董书恒相信无论什么时候,人才是最关键的。自己的土地自然要由自己人占领经营。
利用这次黄河改道,董书恒成功地动员了几百万山东百姓迁移。
为什么是从山东迁移百姓到关外?
这个问题就像是历史上闯关东的百姓大都是山东人一样。
历史上,清军入关之后,尤其是康乾时期,北方保持了的几十年的风调雨顺。
尤其是在山东地区,更是年年丰收。
那时候的百姓就是那样的朴素,能够吃饱饭就要多生孩子。
这样到了嘉庆年间仅山东一地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万。
以现在的农业生产效率,这么多的人口自然是养不活的。
另外太平军作乱对山东地区的波及并不深。
所以董书恒在控制山东之后就发现了这里的人口数量真的很大。
之前董书恒吸收的移民大都是安徽、河南的流民。
山东过来的百姓并不多,这就让山东依然是十分拥挤。
另外,山东地区与辽东地区隔海相望,相互之间也仅仅隔了一道窄窄的海峡而已。
历史上,山东和辽东有时候还是放在一个行政区域之内的。
还有,山东的气候虽然没有关外那么寒冷,但是也相差不远。
因此,董书恒才决定从山东大规模移民关外。
经过了的一年多的努力,现在成功在关外扎下根来的百姓已经达到了五百多万。
加上移民到远东、月湖地区的人口。
这几年时间,从山东移民出去的人口已经过了千万。
但是这还没有达到董书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