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的时候,挑选的也同样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演员是谁会看,但是否有影帝、影后,根本不在乎。
真要在乎,刘天王在内地拍的电影,票房就不会一直不温不火了。
梁影帝更牛吧,多少奖杯了?奈何,两个梁影帝的票房从来都不高。
最后那一部二十几亿的,也不是因为他,而是这部电影是续集,上一部同样是二十来亿的票房,吸引力可远比一个影帝强太多了。
把影帝换成其他人,还是一样的。
或许,票房可能还会更高一些。
至少吴小常就是这样,这位梁影帝的电影他从来不看。看到有他,就觉得是文艺片,懒得去了。
在以前,吴小常对国内的几个影视奖项是不在意的,也是不信任的。
后来知道得多了,对所谓的欧洲三大奖,奥斯卡等等,同样也是不信任的,不在意了。
说来说去,都得公关,甚至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
就如那位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怒怼总统的梅姨,那是真心实意的?
扯淡!
无非是一种自我营销而已,同样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这是好莱坞,和政治千丝万缕,但都是暗地里。
只有明面上如此,才会被人津津乐道,不会太被其他国家抵触。
一个个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除了头的明星们,哪个是脑残?除非吸多了。
没好处的事情是不会干的,即便没好处,如果符合自身人设,哪怕再怎么着都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说到底,都是一场秀!
当然,这是吴小常自己的看法!
别人怎么想,吴小常不清楚,因为这不是他的生活,需要在乎别人怎么想吗?
没意义啊,追究反而浪费时间。
最多就是大家闲聊起来时,偶尔打个屁,别人是否认同,别人是怎么看法,根本不重要。
《倩女幽魂》的票房不高那是必然,因为主演都是两个新人。
而第二部的票房不高也是理所应得,钟氏影业不是什么大公司,发行渠道不够多。
而且宣传的投入不够大,加上第一部才刚上映多久?
中间间隔这么短的时间,还没足够的时间发酵,就立刻推出第二部。
实际上已经是竭泽而渔,白白浪费了。
但效果也是有的,至少柳菲菲已经是二线,男主角钟柏波也成了三线。
钟氏影业的太子爷成了三线,必定大量资源投入,对他们公司,以及钟柏波自己而言,实际上也是好事。
何况现在钟柏波还成为了帝国戏剧学院的重点培养名单之一,这是钟氏影业和学校有勾搭了啊。
吴小常想报复,真心困难。一旦动手,就是得罪双方了。
钟氏影业无所谓,钟家也在他的报复名单。
可学校不同,人脉太广了。
他的确不怕,如他无法对钟氏影业动手一样,人脉再广,面对红袖影业也是毫无办法。
总不能让朝廷来镇压他吧?
真要这么干,必定有其他公司兔死狐悲。
何况朝廷也不能无所顾忌,内部同样有竞争。
随随便便乱来就是打破规则,后果很难说。
人脉这玩意,有用的时候,的确有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