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两个下人玩忽职守,一个去浇花,一个去喂鹦哥,但他们的视线范围,一直没脱离过主屋。
只能说,将娇姑娘画像带走的人,是个比他还要厉害的练家子,才能悄无声息地翻墙进来,悄无声息地避开下人的视线,开了老太爷的密室,带走画像。
重要的不是那人身手如何,重要的是那人怎地省得老太爷的密室,还要带走娇姑娘的画像!
胡管事心中猜测不已。
赵庆望着空荡荡的墙壁,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一定是当年欺骗了娇儿感情的人。他回来了,他回来了。可他回来作甚,娇儿,娇儿早就芳魂归天了啊!”
赵庆老泪纵横,终于喊出这一句二十年来不敢正视的真相。他娇生惯养、视若明珠的女儿,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赵承德与吴氏闻讯而来。
赵庆瘫在地上,失魂落魄。
自家老爹在屋中置了密室,还放着妹妹的画像每日悼念,这件事赵承德毫不知情,吴氏更是不知。
见父亲哀伤不已,赵承德哄了又哄,才勉强将赵庆搀扶回床榻。
赵庆奄奄一息,连送上来的汤都不愿意吃。
赵承德没法,只得差无衣叫四姑娘过来。
只是女儿来了之后,赵承德想,可能得好好与女儿解释解释,她那个早早夭折的姑姑。
自家老爹当年一口气生了三个不大聪慧的儿子后,终于得了一个乖巧的女儿。按照赵家一贯的规矩,女儿家取名用不着按照家谱上来。但赵庆偏不,他将女儿视若珍宝,取名为“承娇”。
妹妹赵承娇仿佛吸取了他们那一辈所有人的灵气,三岁启蒙,四岁能将《诗经》倒背如流,六岁写的一手好字,将三个不成器的大哥全都比了下去。一张嘴儿,更是像抹了蜜,将老爹娘二人哄得高高兴兴。
赵承娇不光有才华,生得还美。
她不过才十三岁,京都便都知有赵家女,才貌双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差点将赵家的门槛给踏破了。
可赵庆舍不得女儿那般早就嫁人,离开他身边。他想留女儿到十八九岁,或者女儿不想嫁,招赘婿也是可以的。
赵庆将女儿,是疼到了骨子里。
其主要原因大概是此前生的三个儿子太蠢,女儿太聪慧。
老娘余氏却很清醒,劝老夫:“娇儿想不想嫁,想嫁给谁,想什么时候嫁,你由着她,别拘着她。我们娇儿这般聪慧,难不成择的郎婿是不好的?”
赵承娇与阿娘的想法一致,在爹娘面前发誓:“娇儿定会给你们寻一个极好的女婿。将来我们二人好好的孝敬你们二老。”
赵承娇得父母宠爱,哥哥们宠爱,爱读书爱游历不爱女红。
赵承德觉得,或许是他们宠得太甚,妹妹过得太顺遂,太不知人心险恶,才会早早夭折。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