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
二十多岁的时候,刘子明不再盘核桃了,改抽烟。
师兄妹四人。
林涛好酒,刘子明好烟。富贵之人惜身,刘子明从不多抽,每天都只抽一斗,抽一斗也不是什么好习惯,烟斗不过肺却也和健康没啥关系。
只是瘾头已经痒成了。
在多年后的口腔癌和每天的心痒之间。
他选择了前者。
往后又是这般二十年。
今天下午和师兄妹在院子里小聚一下的时候,今日烟草额度已经用掉了,所以他此刻咂着,时不时还像模像样的吐上两口气的,其实是一只空烟斗。
他舌间轻轻舔过檀木烟斗的尾杆,在淡淡的苦涩里,用虚无的烟草,拂平内心中寂寞的空虚。
「独占一斗」。
刘子明口中的这支烟斗上,有篆书刻着的四个小字。它是刘子明亲手所书,它也是刘子明亲手所刻。
曹轩从来就没有因为自己是南方文人画体系的传人,就贬低过北方画,更没有因为他是中国画的宗师,而贬低过其他种类艺术形式过。
他总是喜欢鼓励自己的弟子去尝试,去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
师兄妹四人,似乎最小的两个,反而最有灵气。
唐宁所学最精。
刘子明所涉最杂。
国画、油画、水彩、水粉、雕塑、版画……他都能做,按照他自己的形容,他都能“玩”,而且都能玩的很不错。
甚至光书法一项。
草书、行书、楷书就不说了,刘子明甚至能写一笔好的篆书,当然,篆、隶、草、行、楷里,篆书最为古老,却未必难度上有高下之分,不少人认为想要写的好,没准看上去飘逸迅捷的行书,反而是最难的一个。
固然可能有父亲的因素。
但哪怕连顾为经都算上,刘子明真的是曹轩唯一一个,第一次见到对方的面,就决定要收为弟子的人。
连曹老本人,都对刘子明这种的“内秀”,赞不绝口。
正如这烟斗上笔触圆润又章法严谨的四个字——「独占一斗」,刘子明用刻刀刻了四个字,在他心中又作四种全然不同的解法。
最直白的理解,便是一种自律的警醒。
每天只吸一斗烟,一斗燃尽,便不再点。
第二种则是取《世说新语》里的名言——“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刘子明自傲却不自负。
他清楚,比艺术的天赋,技法的老道。
相比起唐宁,哪怕就在曹老的几位弟子之中,他估计也是做不成曹子建的,他只能学一学说出这句话的那位主人公谢灵运。
曹子建独得八斗。
他独占一斗。
这个“独”字,又是孤独的独,是自傲和疏离完全被混合在一起的独特体会。
它分艺术之内,和艺术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