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慕晴在这边练兵,有时还会拉着青龙军和长宁军帮着收麦子。
用她的话说,兵士吃的都是百姓缴纳的粮税,让你收个麦子怎么了?
“我的天老爷,这也太快了。”有人站在田边,看着井然有序的兵士们将麦子收好,放去专门的谷场晾晒,每家每户的粮食都用小篱笆圈好。
一开始百姓们还是不太敢的,谁让大庆的兵士给他们的印象实在太差了。
别说收粮食了,不杀人他们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
被长宁军连续骚扰了两个月的青龙军心里憋着气,就是收麦子也要卷一卷。
你家帮人把地翻了,我家就把水渠通一通,看的百姓都不好意思了。
自发组织了人给兵士们送水送饭,还有想给兵士们塞东西的。
一个长宁军的女兵对着热情地非要给她塞花布的大娘手足无措,“大娘,不能收,犯纪律!”
“哎呀,这么大的姑娘,回去缝个帕子小包的也好看些。”笑地淳朴的大娘逮到机会就把花布往盔甲缝隙里塞。
女兵不敢挣扎生怕伤到人,整个脸憋得通红,在大娘企图伸手的时候,一个扭身抱起地上的麦秆扭头就跑,愣是跑出了冲锋的气势。
“嗨呀,这丫头咋跑这么快,我还没认住人呢!”大娘茫然地拿着花布,有些无措。
站在树下的赵攸宁脸上不自觉地带着笑,丰收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青龙军和长宁军留下驻守的人,开始从南往北一路跟着麦子的成熟期帮着收麦子。
他们也不是谁都帮,主要是在下雨前赶收或者家中收麦子吃力的人家。
收麦子的短短几天转瞬即逝,百姓对于许慕晴手下的兵士也逐渐改观。
最明显的就是前来投军的人数变多了,有些家中有老人走不开的,也愿意去守城的玄武军中。
守卫城池就是守护脚下的土地,这个观念开始从一句单薄的话语变为了新的信仰。
许慕晴一路跟着到了十方城的时候,发现十方城热闹地很。
原本人口稀少的十方城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安宁之所。
之前空着的大半街道基本住满了,小商贩也逐渐增多,之前卖饼子的大婶都弄了个铺面,浓香的麦饼味随风飘来。
大婶还记得许慕晴,看到她后非要拉着她让她尝尝新做的饼子。
“香吧,加了鸡蛋哩。”婶子骄傲地举着铲子,给许慕晴念叨。
“咱们十方就是鸡崽太少了,城南珍家的鸡蛋可不好抢。”
许慕晴吃着饼子,“珍娘家么?”
“可不是么?”婶子点了点头,“珍娘可真能干,她男人也不含糊,鸡崽照顾的可好了。”
当初那个哭着求她收下珍珠手链的珍娘看来过的不错。
“我给你讲哦,旁边几个村的人现在都想来十方,等今年的田收了,怕是周管事有的忙了。”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