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扯上杀父之仇了?”
任小天叹了口气道:“事情还要从一开始说起。
施琅自十七岁时便从军加入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麾下。
他作战极为勇猛,每战必定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后随郑芝龙一起降清。
加入清廷后,施琅并没有受到重用。
随后因上司李成栋的排挤暗算,险些命丧其手。
逃出生天的施琅选择加入已经反清的郑成功麾下,成为郑成功麾下作战最勇猛的年轻将领。
郑成功对他也是信任有加。
几年后施琅随郑成功南澳勤王,因为他当众反对郑成功的战略引起郑成功的不满。
郑成功干脆削了施琅的兵权,命其返回厦门驻守。
结果厦门突遭清军将领马得功的袭击,守城主将郑芝莞弃城而逃。
唯有施琅率数十人奋勇杀敌,几乎将马得功生擒,厦门得以幸存。
不久战事不利的郑成功返回厦门,对厦门守将论功行赏。
但是郑成功却对施琅嚣张傲慢的性格极为不满。
仅仅赏赐了二百两白银后便没有了下文。
原本立下大功的施琅正满心期待的等着官复原职。
可郑成功不仅没有这么做,就连兵权也没有还给他。
施琅屡次请求郑成功都遭到了拒绝,最后也只是勉强同意他自行招募士兵。
对此施琅是大怒不已,干脆把自己剃了个光头,不再参见郑成功。
二人的隔阂就这么产生了。”
康熙苦笑道:“施琅为人的确如此。
他的确是万中无一的水军奇才。
可性格过于自负,恃才傲物。
与同僚的关系处的也是十分紧张。”
任小天点点头:“其实到这会,双方还只是有些嫌隙而已。
真正引发二人剧烈矛盾的是曾德之事。
曾德跟施琅一样,都是跟着郑芝龙降清之后又投靠郑成功的。
不过曾德这个人没有施琅那么大的能耐,只能从属于施琅的麾下。
本来施琅这个人性格就和别人相处不来,曾德为了出人头地也只能忍耐。
偏偏施琅被郑成功削了兵权,这等于是断了曾德的晋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