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与肖军同来的两个警察也大吃一惊。
谁说肖支队只会打人破案,今天这功夫,就算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动心。这水平,只怕是那些谈判专家、情感专家,也未必能达到呢。
圣林也不得不承认,肖军这番话,确实做到了动之以理,晓之以情。
如果自己真的杀了陈余,按照肖军的话去配合他,也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不按照他的话去做,那后果也确实可怕,甚至可能比肖军说的更可怕。
可问题的荒谬之处在于,要是选择有利的结果,他就得承认杀了人。
要是不承认杀人,就得承担更加不利的后果。
事实的真相是:他既没有杀人,也不应当承担任何后果。
可是肖军就是不给他这种选择。
圣林只能继续保持沉默。
肖军没有取得任何口供,他强忍着愤怒,叫来狱警把圣林送回号里。
连着1o天,一点动静没有。
没有提审,也没有任何一个警察来搭理圣林。好像把它当成一个货物,往仓库里一扔,就没人管了。
圣林知道,这是肖军的手段:冷处理。故意假装冷淡,让嫌疑人心理没底。
许多人熬不住,往往在警察不搭理他的时候,以为警察肯定正在查自己更多的事儿,所以,亟不可待地交代一些自认为已经掩盖不住的犯罪事实。
还有的时候,一同提审的警察会事先串谋好,到时一个来狠的、凶的,唱黑脸。另一个来软的,唱白脸,连哄带吓。
许多人,尤其是第一次犯罪的人,很难过得了这一关。
还有的办案人员,假装在随便交谈中,无意中透露嫌疑人家属、朋友的某些情况,让嫌疑人以为:家里人和办案人拉上了关系,或者警察接受用了家里的贿赂,于是对办案人产生信任。
此时,办案人常常会故作轻松地引诱嫌疑人:你这点儿事儿算什么?赶紧交代了,家里人活动一下,就放你回家了。
这样,办案人就很容易套取到有价值的线索。
那些做梦想着逃避惩罚的嫌疑人,到最后才明白上当了,可是悔之晚矣。
类似这样的手段,在警察手里是用之不尽的。
不仅如此,警察手里掌握的资源,如信息,武力,拘留,逮捕等剥夺自由的权力,全国乃至全球的协助机制,装备,技术等都是嫌疑人不具备的。
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嫌疑人要跟警察斗,其胜负结果早已是注定的。
十天之后,还是肖军沉不住气了,他放弃了幻想,不再指望圣林配合他。
他决定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暴力。
在他接近2o年的从警生涯中,这个方法的效果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他相信,圣林也不会例外。
这是第三次提审,一开始阵势就很大。
除了记录,还有两个体格健壮,个子高大的协警。两人各自拿了一捆电棍,一捆十根。
圣林知道,那是12万伏的高压电棍。
圣林依旧被锁在铁椅上,这样,可以方便对他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