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西域诸国之中,也有发售,只是信息相对滞后一些。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报纸是他们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渠道。
但是,那些商户们,看重的却是报纸那庞大的影响力。
之前赵昆为了扶持商户,开启了大秦商行的广告时代。
商人们对叫卖这个词的理解,如今已经突破天际。
甚至,如今大秦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装怪卖丑,博人眼球,依靠黑红来推广的商品。
这方面,商人们是丝毫没有底限的。
以前,宣传渠道就那么一家。
为了博得眼球,大家自然是怎么夸张怎么来,为了赚钱丢脸,不算丢人。
现在,朝堂开放了私营报纸的经营权限。
几乎是第二天,到市场监管局申请建报的商行,就有数百家。
这些商行,有一家算一家,都是通商全国乃至海外的超大商户。
他们申请的主营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最多的是跟自己经营的行业有关。
比如说,卖陶瓷马桶的巴氏,申请创立的报刊,名字简单直白,就叫《桶报》。
这份报纸上会刊登什么内容,猜都能猜得到。
之所以申请建报的都是注册商行,是因为这些人心里极有数。
他们都宣称自己的报纸免费发送,不会收费。
其实更加类似于传单一样的东西。
报表交到赵昆那里之后,赵昆正在和陈平一起。
看到赵昆看完报表,哂然一笑,陈平不由得好奇。
“陛下可是对此事有看法?”陈平问道。
赵昆摆了摆手,笑道:“这些商户,虽然十分精明,却也只是将报纸当做工具。朕将这般利器交给他们,他们却让神器蒙尘,难道不可笑吗?”
陈平摇了摇头,表示难以理解。
之前国事时报的一切事宜,都是陈平处理的。
因此,若论报纸运营过程中的具体数据,他比赵昆都要清楚。
陈平承认,报纸这种东西,只要建立了公信力,几乎就站在了社会舆论的引导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报纸确实称得上一个神器。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相应的公信力。
国事时报若没有朝堂背书,很难如此迅速就发展起来。
而且,别看国事时报的影响力极大。
可这份报纸一直都是一个赔钱货。
国事时报是一种极其重视时效性的报纸,为了保证这种时效性,陈平特意建立了一套遍布大秦的消息传递体系。
另外,大秦各郡,都有一个专门印刷报纸的印刷厂。
光是这部分的投入成本,就耗资巨大。
每年的维护费用,也价格不菲。
国事时报的发行量虽然大,但到现在还没有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