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的和午饭差不多,就是筒骨汤在中午喝完了,艾米果秋壹也没摆出来吃,艾米果是米做的,凉了也没那么软,吃了不好消化,晚上该不好睡觉了。
饭后用凉水洗漱好,在院子里坐了会儿,和王氏聊了聊,就回屋睡觉了。可以说古代的清明节,妇女是最轻松的,唯一不好的就是没热水用,秋壹又是个一天不洗澡就睡不着的。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呜呜。。。。。收藏终于又上来一点,好开心!
☆、第 46 章
第四十六章
清明过后,就要开始忙着插秧耕种了。秋壹家的秧苗和各种菜苗在石平安的精心呵护下长势很好,清明后的第二天下了点雨,不过第三天就阳光明媚了。家里就两个劳动力,还好目前家里的水田不算多,不然恐怕会做不过来,不过还好现在人都很淳朴,若是哪家劳动力少,可以和别家商量好交换着来。但是,秋壹家今年是不需要如此的,一来她家的水田没那么多, 二来家里有石平安这个强大劳动力。
这天天刚亮,秋壹夫妻俩就起床了,秋壹先把粥在锅里煮上,就到井边去把换下的衣服洗了,就两个人的衣服,很快就洗好了,回到厨房,王氏已经起来在厨房里做早饭,她做的是糙面馒头,已经在二锅上蒸上了,见秋壹进来,道:“弟妹,你们今天是不是也要下地?”
“是啊,秧苗都长起来了,再不插下去就太长了,不好长。”
“唉,弟妹,你那插秧的法子真有用啊?”
“我也是试一试,行不行要试过才知道。”
王氏还没来得及接话,就听李氏道:“哎!三弟妹啊!要是到时你们的稻秧子都死了可别来找我借啊,我家的可是刚刚好,没得多!”
秋壹听了也懒得搭理她,把锅里的粥搅了搅,又在锅里加了个网篦子,把剩下的几个艾米果和昨晚提前蒸好的包子馒头放上去一起蒸盖上锅盖继续煮,对王氏道:“二嫂,你在厨房的时候帮我看着点儿。我去把鸡鸭兔子给喂了,一会儿就回来。 ”
“诶!好,我给你看着,不过弟妹,你们这几条都要在地里忙活一天,早上喝粥会不会太稀了?”
“没事儿,二嫂,我们这还有几个艾米果,昨晚我也蒸了些包子馒头,待会儿还会炒几个菜。”
“嗯,那是够了,你去喂鸡鸭兔子吧。”
“嗯。”
秋壹一出厨房,李氏就打算去接煮粥的锅,被王氏眼疾手快的阻止了,“大嫂,这锅弟妹已经用着了,小锅还空着,你倒是可以用。”
李氏见沾不了便宜,“嗛”了一声就转身出了厨房。
吃过早饭,秋壹带了一大壶白开水,几个热过的馒头包子艾米果,还用昨天让石平安临时做的简易饭盒把炒的酸笋花肠,红烧鱼块和清炒野菜蘑菇,外加一大碗干米饭。这干米饭平时秋壹他们是舍不得吃的,毕竟刚分家,家里的米并不多,等家里的新米下来了也不能天天吃,毕竟家里的地也不多,所以还得想办法给家里加几亩水田才行。
先去秧苗地里把秧苗拔出来一小捆,拔了差不多够一块水田的,就用箩筐挑到打算插的水田里。
秋壹最先要插的那块水田是沿河边儿桃树下的,这块水田的正中间有棵很大的桃树,当时这块田没给被分给三房,李氏可是非常高兴,那大桃树每年都会影响那块水田稻子的产量。不过秋壹可不担心这个,她把大桃树根部围好,又把会被桃树影响到的地方挖深了近半米,这不是用来种稻子的,而是用来养鱼的。这里的鱼都是从河里打来的,所以秋壹打算在沿河边的水田里养上雨,这样养的鱼好吃,田里的虫子也会少一些。
到了田边,秋壹就和石平安牵了一根红绳把水田隔成一米宽,就开始插秧,每株秧苗之间都留二十来公分的空位,这样秧苗长大后才不会挤。
一开始石平安对这插秧不熟练,做的很慢,不过一会儿熟练了以后,那就是飞一般的速度,还非常的整齐,连秋壹都比不了。
有石平安这速度,一上午,沿河的两块水田都插好了,还剩排上的一块水田和育秧苗的秧田,下午应该很早就可以收工。
中午两人就坐在河边儿把午饭给解决了,虽然已经冷了,但是还能凑活。
下午水田收工后秋壹见天色还早,就和石平安去菜地里查看菜苗,发现再过两三天也可以开始种,之后又去了山里挖竹笋,据石大山说近几天天气都还不错,所以可以晒些笋干。
秋壹后天要去镇上把卤煮卖出去,这还是清明那天王氏顺口带了一句说镇上还没这东西卖呢,说者无心听者有心,王氏无心的一句话秋壹就给听到心里去了。所以明天要把东西煮好,不过上次的汤底被秋壹用坛子密封保存起来了,明天也就是把肉菜那些洗好再看着火就可以了,也不是很麻烦。这次的生意秋壹就不打算叫上王氏他们了,毕竟这个不麻烦,而且也没什么大赚头。
后天去镇上还有个事就是去把之前琢磨出来的十三香配方卖给客满迎酒楼。自从杨氏给客满迎提供栗子酸笋那些,客满迎就开始隐隐有超过福来酒楼,但到现在还是差那么一点儿,所以秋壹相信客满迎的掌柜一定会买十三香配方的。
其实开始秋壹还没想起来卖十三香配方,是那次不知怎么很想吃卤肉才想到前世看过一本穿越小说,里面女主开始就卖过十三香的配方,秋壹虽然记得前世市面上十三香的配方,但是也知道那并不是十三香的真正配方,不过就算不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