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南洋霸主 商少衍是哪部 > 第393部分(第1页)

第393部分(第1页)

帮忙读,官府贴出告示,也让他们读给大家听。

百姓们聚集在识字的人身边,识字的人拿起传单,大声读道:“我是华夏皇帝林飞……”识字的人说出这句话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万一让小人听到,去报告了官府,自己脑袋就没了,偷眼一瞧百姓,没人在意这句话,这才放心。

“我是华夏皇帝林飞,我将在以后的几天,派出齐天大圣飞艇打杀镇江城,我要从天上扔下燃烧弹,什么是燃烧弹,就是一落下来,你家房子就会烧光,人也会烧死……”百姓听到此处,一片惊慌。

“大家不要担心,我提前告诉大家这件事,就是让大家去逃命,至于财物损失,等华夏推翻清廷,自然会赔偿。”识字的人说完,把传单一扔,慌张说道:“街坊们,华夏要杀过来了,咱们赶紧出城,到乡下避一避吧。”

百姓们被吓坏了,急忙回家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出镇江,百姓出逃的消息报告给了镇江守军,守将将领正是从江阴败退的刘坤一和谭嗣同,刘坤一一时间没有表态,谭嗣同站了出来,义正词严地说道:“将军,镇江百姓乃是大清子民,决不可屈服于飞贼,我们不可让他们出城。”

刘坤一轻轻点头,“正是,我大清守军还需要这些百姓运输弹药,所以绝不能让他们逃走,来人,封锁城门,不得放一个人出去。”

这一下镇江城可乱了,百姓们想尽办法出城,有的贿赂守城兵卒,有的冒死爬城墙,还有的冒死闯清军的封锁线,结果被清兵乱枪击毙。

时间过去了四个小时,第一批齐天大圣飞艇携带燃烧弹,飞抵镇江城上空,对准城区投下了燃烧弹,整个城区陷入了一片火海,清军的弹药库、粮仓虽然都陷入火海,可是也有不少百姓被大火烧死。

先前已经混入镇江城的华夏特工开始了煽风点火,鼓动百姓抢夺清兵武器,逃出城去,百姓在死亡的威胁下,把一切都豁出去了,不要命地往城外冲,有的还抢了清兵的武器,冲清兵开了枪。

清兵忙于救火,无力遏制百姓逃走,不少百姓都逃出了城,百姓们虽然逃出了镇江城,可是没有粮食,没有衣物,不少女子都衣不蔽体,此时天空中下起了零星小雨,百姓们都被淋湿,江风一吹,极寒彻骨。

华夏特工随即挑动百姓冲击城外清军军营,抢夺军营里的清军军粮,清军对百姓可是毫不手软的,在清军眼中,百姓就是一群刁民,于是对百姓大开杀戒,清军以为百姓会携带大量金银细软,于是开始抢劫,在抢劫之时,强奸等罪行也不时发生。

一场混乱下来,百姓竟然死亡三千七百多人,算上在镇江城被烧死的百姓,足足有一万多名百姓死亡。

虽然百姓大量死亡,可是清军弹药库和粮仓也被烧毁,清军经受一场大乱之后也再无斗志,当华夏军发动攻击的时候,没怎么做抵抗就全军撤退,华夏军没费多大劲,就拿下了镇江城。

华夏军一进镇江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镇江城中满是百姓的尸体,不少都是满身焦黑,天空又下起了小雨,百姓的尸体泡在水泡里,惨不忍睹。

华夏军立刻收拢尸体,掩埋尸体,原本繁华的镇江城,竟然成了一座死城……

消息报告到林飞的面前,林飞不由得落下了泪水,这又不是打日本,为什么要杀害那么多平民,看来自己不该使用战略轰炸的手段……(欢迎加入沧海读者群qq群号423214695)

674 死守南京

如果这件事情被清廷和洋人抓住,大肆宣扬,无疑对林飞统治清国极其不利,尽管这件事情和清廷不放百姓出城关系很大,可一切的根源,还是在林飞的轰炸上。

林飞一直在清国百姓面前打造一个仁君形象,从目前来看,仁君形象打造得非常好,林飞在百姓之中口碑极佳,可是镇江之战,却可能让林飞的口碑一落千丈。

林飞很是后悔,不应该用战略轰炸的手段攻击镇江城,可是现在错误已经酿成,无可挽回,林飞能做的,只有尽量消除影响。

林飞首先做的,是指示宣传部门,不宣传这件事情,新闻通告上只说我军占领镇江城,至于如何打占领的,不要提及。

林飞还指示魏泽龙,对镇江战役中清国百姓伤亡数字守口如瓶,不向外界宣布此事,这件事情就被林飞压了下来,日后成为林飞的“黑点”之一,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镇江战役成为攻击林飞的重要武器。

镇江战役结束,南京就近在咫尺了,此时李鸿章才真正慌了。

南京是清国整个中部战区最重要的城市,一旦被华夏攻占,华夏将会在长江中下游站稳脚跟,华夏军向北可以与直属1师(也就是天津派遣军)、第9师等部队会师,向南可以与第9师、第900师等部队会合,对李鸿章所部清军完成战略合围。

华夏军还可以沿着长江西进,进攻安徽重镇安庆,江西重镇九江,兵锋直逼武汉,与广西、广东、云南的华夏军一起,对湖南和湖北的张之洞所部完成战略合围,到那时候,张之洞也不可能挡得住华夏军,张之洞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西进入蜀,避让林飞的兵锋。

一旦张之洞退入四川,驻守在开封洛阳一线的袁世凯就将陷入南北两面受敌的战略死地,到时候袁世凯也没有回天之力,只能西进,退入陕西,这样一来,清廷拥有的土地,就只剩下了山西、陕西、四川、甘肃等西北和西南省份。

李鸿章明白,自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南京,否则整个清国就完蛋了。

五月一日,李鸿章在南京守军大营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华夏军的进军路线和防御策略,李鸿章的幕僚们一致认定,华夏军想要进攻南京,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第一,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这是最方便最快捷的。

第二,沿着陆路进攻南京东部。

第三,迂回到南京南侧发动攻击。

李鸿章认为,华夏采取第三条进军路线的可能性最小,如果华夏军想要攻击南京南部,那就要多走近百公里,期间要遭受清兵的层层阻击,而且迂回的路线上到处都是江南特有的水网地形,进军极其不便。

华夏军采取第二条路线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南京城的东部有一座山,名叫钟山,钟山是南京重要的地理屏障,正所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钟山就像一条龙,横亘在南京之东。

华夏军火力强悍,士兵作战骁勇,特别善于在平原地区打野战,如果进入山地作战,那华夏军的优势将无法发挥。

李鸿章认为,华夏军采取第一条进攻路线的可能性最大,华夏军很有可能利用手中强大的海军力量,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在南京附近登陆,而登陆地点,必然选在燕子矶。

燕子矶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历来是长江重要渡口,是兵家必争之地,宋金对抗之时,金兀术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宋军将领韩世忠、梁红玉率部发起黄天荡战役,大败金兀术,宋代时期的黄天荡,就在燕子矶一带。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正是从燕子矶登陆,攻破南京城,一路烧杀抢掠,迫使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李鸿章决心选派一名得力干将,镇守燕子矶,由于在燕子矶发生的战斗,必然既有陆战,也有水战,所以李鸿章想要派遣一名海军军官镇守燕子矶,思来想去,罗荣光最为合适,可是罗荣光被谭嗣同打了个半死,罗荣光的亲卫营被谭嗣同尽数击毙,罗荣光对清廷已然满是恨意,所以不能再用他了。

李鸿章环顾帐下,刘坤一擅于陆战,不善水战,谭嗣同乃是一介书生,忠勇有余,才能不足,都不是镇守燕子矶的上佳人选,此时李鸿章突然看到一人,此人文质彬彬,戴着一副眼镜,身材瘦削,目光炯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