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暄也不禁苦笑,确实,若是这些城镇都好好的,突然说要把城墙拆了,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只怕都要造反,而这会儿,反正已经是个烂摊子了,正好全部推翻重建,不管怎么折腾,压力都要小得多。
“西秦那边一时打不起来,倒是扶桑的动向有点不太寻常。”江辙的手指又落在锦州东面,辽阔的大海上,缓缓地说道,“北方草原民族战力彪悍,全民皆兵,西域人口众多,富庶繁华,百越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若非各自都有弱点,边患问题会更严重,唯有我东华海外的倭寇,看似每年造成的伤害是最轻的,实际上,这些倭寇的老巢远在海外,却是最难斩草除根的。”
“昨天接到锦州刺史柴广平的折子,称余啸率领锦州军扫荡了沿海一带的倭寇。”李暄说着,顿了顿,带着些嘲讽道,“斩首……千余。”
“他确定不是拿被倭寇杀死的百姓冒功么?”江辙更没好气。
一般来说,这种报战功的折子,在数字上都会稍稍夸张一些,上面也睁只眼闭只眼,心照不宣。所以死在余啸手底下的倭寇顶多数百——倭寇屠杀的几个村子里,百姓就不止这个数!
“本王爷知道,锦州一向安逸,往年倭寇扰边也只是小打小闹,确实不能和江州军那样连年和北燕交锋的精锐相比,可这也太糜烂了。”李暄摇头。
“紫曦会收拾他的。”江辙倒是不在意,只道,“三千军马,你却扔了那么多能带兵的将军过去,难道就不是打锦州军的主意吗?”
“什么都瞒不过岳父大人。”李暄轻笑。
“王爷,相爷。”莫问静静地走进来。
“什么事?”李暄抬了抬头。
“刑部来报,六皇子李铮……毒发身亡。”莫问轻声道。
“不是有解药了吗?”李暄惊讶道。
从南楚太子府找到的大量的鹊桥花,配置解药救四个人绰绰有余,他也没想过毒死李铮和李键,怎么人还是死了?
“晚了。”莫问无奈道,“中毒太深,又不像八皇子曾经服过半份解药,若是苏神医在,或许还能抢救一番,太医是没办法了。”
“罢了。”李暄叹了口气,“死就死了吧,毕竟是先帝血脉,一死百了,好好葬了,回头本王奏请陛下谥封。”
说到底,李键才是罪魁祸首,李铮……还罪不至死。
“是。”莫问答应一声,重新退了出去。
“说起来,京城的那个流言,越来越离谱了。”江辙又道。
“说紫曦是欧阳慧那个?”李暄一声冷笑,“夏泽苍也就剩下这点手段了,本王试探过秦侯,不过,很显然秦侯更怕本王误会,至于其他人,不用多管,正好看看朝中还有什么不稳定的,顺便借着崔永清的手,把西秦在京城的钉子处理掉一批,想必能让夏泽苍好好心疼一番。”
于是,这才是把崔永清拖在京城的原因。
“你看着办就好。”江辙挑了挑眉,“说好的三年之期,还剩两年。”
“劳烦岳父大人了。”李暄一笑。
再过两年,从南楚磨练回来的楚迦南就可以接过江辙的担子了。
“相爷,东西拿来了。”说话间,尹诚捧了个扁平的匣子过来。
“下次给紫曦写信,顺便捎过去。”江辙直接指指李暄,示意尹诚把盒子拿过去。
“好。”李暄瞄了一眼,见盒子上是上了锁的,也没问钥匙在哪里,便收了起来。
送信啊……一会儿就去写吧,也不知道现在紫曦在做什么呢。
·
锦州刺史府门前,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
吕辉只觉得背后的汗水都是冰冷黏腻的,明明身体晒得快要脱水,可心底却有一阵阵寒意泛起来。
“呯!”就在这时,一道身影从刺史府内被扔出来,因为沉重的甲胄,落地时发出巨大的声响。
“将军!”吕辉大惊,赶紧冲上去把摔得头晕眼花的余啸扶起来,也忘了之前的恐惧,大吼道,“余将军是朝廷正三品的统领,又无过错,岂可如此无礼!”
“王妃说扔出来,作为属下当然不能用拎的。”随后走出来的顾宁歪了歪头,一脸的无辜。
再说,王妃是超品,余啸只是——正三品而已。
“你!”吕辉气结。
余啸站直身体,整了整身上的衣甲,推开吕辉,一抬头,对上秦绾的目光,强压着怒气道:“请问摄政王妃,末将兢兢业业守家卫土,究竟是做错了什么?”
原来这位就是摄政王妃?围观的百姓惊叹着,议论纷纷。
“你没做错什么。”出人意料的,秦绾却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