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得也不是没道理,等收成时候,这么点粮食,还不够口粮。
就算手里有这租来的田地,但是明年怕是饭都吃不饱了……
许多佃农犹豫着思索这件事。在看到黝黑汉子取了契书,毫不犹豫地解了契约,在城内一家工坊找到了长工做,顿时心思活泛起来。
这种长工,按时按点去工坊干活,干活就能走,或是到时间了就能走。既不是侍候人的活计,也不用太看主家的脸色,而且工钱还不少!
有人算了下,发现这工钱不仅够买一大家子人的口粮,还能剩下不少,能吃得更好,还能给家里添点东西,甚至还能再省下点钱存着。
众人纷纷动心了,越来越多人解除租地契书,去城内的工坊干活。
最开始,张员外也好,管家也好,没理会那一两个租地契书的人。
张员外不屑地想,只要他想,他可以让其他人不将地租给他们,到时候他们还是得回来求他。
然而没多久,他就发现不对劲了。
来解除租地契书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后竟然只剩下了寥寥几个人?
张员外坐不住了,“他们这是都去租了哪家的地?”
管家苦着脸,“没有,他们没有去租地,他们去了工坊干活。”
“工坊?他们直接不要地了?”张员外愕然,“他们疯了不成!?”
“那……老爷,我们要不要把租金调回来?”
“还不调回来,难不成等人走光吗!”
管家连忙应下,匆匆忙忙地跑去通知剩下的几个佃农。哪知道,他刚找到他们,就见这几人手里拿着契书,也要找他。
他心里咯噔了下,果不其然听见他们说要解除契书。
“你们可想清楚了,老爷已经答应把租金调回以前那样,只用六成租金,你们去那工坊干活,到时候没活干了,再想回来就回不来了。”
其中一人仗着契书腰解除了,也不乐意像以前那样捧着管家,直接将契书往管家怀里一塞。
“已经想清楚了,不用再说了。”
他们算过了,哪怕是六成租金,剩下的四成粮食,也没有直接去工坊干活赚得多。
他们完全可以去工坊做个几年,省吃俭用省下一部分钱。到时候工坊不要他们做工的话,他们就去买块属于自己的地耕种。
横竖饿不死,还不用受这么多气。
几人纷纷将契书给了管家后,便收拾东西去工坊了。
在回来拿契书,解除租地契约前,他们已经找好做工的工坊了,只要收拾好东西就能直接过去。
管家抱着这几份契书,额头落下汗来。
这下真的遭了,要是不尽快找到佃农接手这些田地,他们又不能买蒸汽农具,怕是就没法完成开春前春耕的准备了。
偏偏和主家辞退佃农一样,佃农解除租地契书,也可以不用对方同意。他想强行将人留下都不成。
管家没办法,只好抱着契书回去找老爷,问问怎么办。
然而,不等他们另外找到佃农租地,商州城内,其他同样主家不让用蒸汽农具的佃农们,见着这些人在工坊做工似乎过得很不错。
打听了下,又得知不少工坊都还缺人。
于是主家不让蒸汽农具的、租金被收得比较高的佃农,纷纷解除了租地契书,跑去工坊做工。
虽然放弃田地去做长工,心里总是觉得不太安定,但是……横竖这些田地也不属于他们,干脆找条更好的出路。
以后也能存了钱,买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一时间,商州城内的地主,竟然有不少都找不到足够的佃农耕种田地,只能眼睁睁看着开春春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能耕种自家地的人还没有着落。
而且,随着消息从商州向外传开,邻近州府的佃农也活泛了心思,盯上了城内的工坊。
因为大唐百姓各个皆以耕地种田为重,不可能抛下地里的活,天天去工坊上工。
许多工坊一直以来没能招到足够的人,只能多接受些零工,但是一到农忙时候,还是缺太多人手。
所以发现那些佃农的主家,居然逼得这些佃农另外出来找出路,各个工坊顿时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