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修回到长安后,先入宫见了李二一面,禀报了在楚州兴建的基塘系统和决堤之事后,才回到庆国公府。
他回了庆国公府不久,就被王大福给拦下了。
昔日在冀州一念之善下带回来的半大少年,这段时间长结实了不少,至少不是那副面黄肌瘦的样子。
去学堂读了书后,更是穿着文人书袍,一举一止皆有板有眼,论谁来看,都看不出几个月前,王大福还是个吃不饱穿不暖,大字不识一个的穷苦孩子。
王大福唯独不愿意改的就是名字,哪怕在学堂里因为这个名字被人嘲笑,也没有动过改名的念头,反而是和学堂里嘲笑他的人吵架,吵得嘴皮子都利索了不少。
庆修看了看面前不知为何,欲言又止的少年,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国公爷。”王大福犹豫许久,还是抬头说了出来,“我那日在书院里听到几个夫子谈及科举之事。”
“其中有两位夫子,不管是在与其余夫子谈论科举,还是在授课时偶尔提及,都胸有成竹,像是能确定自己必定高中似的。”
王大福很客观地点评道:“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学识才华,没有厉害到必定能中举的程度,总觉得有些可疑。”
他怕是自己多心,特意找补了句,“也可以是我想多了。”
必竟能高中?庆修挑了挑眉,哪怕是学霸考试的时候,再镇定和有把握,也不至于露出这种姿态。
他沉吟了下,按在王大福肩头,“你平时多留意下他们,我让人查一下。”
王大福自觉领了差事,有些激动地用力点头。
“是!我一定盯好他们!”
庆修派人查了查王大福提及的两个夫子,顺道派人留心此次参加科举的学子里,有没有什么流言或是异常。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的有古怪,闹出件科举舞弊的大事来,那就麻烦了。
但是庆修什么也没有查出来。
王大福提及的王夫人和刘夫人,学问做得的确一般,发挥不错的话,有望高中,发挥稍差点,估计就无缘金榜了。
这样的人,这么胸有成竹,确实有点不对劲,可是又查不出问题来,没见他们和考院,或是与众考官有关的人有什么联系。
庆修嘀咕:“难道真的只是太过自信了?”
他想了想,派人转告了李泰一声,让李泰到时候加强对考场的巡视和检查,以防万一。
……
转眼秋闱便至,满长安,甚至大唐的人,目光都落在了即将开考的科举上。
科考第一日,无数学子涌向考院,或是激动,或是忐忑紧张。
李泰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下方一个个考试房间,扬声下令:“开考!”
说罢,他扭头吩咐负责巡视考场的禁卫军。
“按照之前我吩咐的,加强巡查,守备巡查不能有任何空隙。”
“是!”
得了庆修消息后,李泰不仅加强了禁卫军的巡查,还让巡视考场的吏员也加强了巡逻。
力保这些考生,哪怕用各种办法带了小抄进来,也没机会拿出来抄。
至于考院四周,则全部被禁卫军包围,绝对没有一人有机会靠近。考场内也被查了又查,连茅厕都有一直盯着。
直至考试结束,连阅卷也结束后,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李泰终于松了口气,不管是确实没人打算舞弊,还是因为他巡查太严,没机会舞弊,总之顺利结束这场科考,没有出现意外便好。
颜思鲁瞧见,笑话道:“魏王殿下太过严阵以待了,科举舞弊虽然有,但是顶多是些小打小闹,不会有太大影响。”
“没多少人有胆子真的敢在科举大肆舞弊,殿下不必太过担忧。”
李泰笑了笑,“颜老爷子所言甚是,只是小心谨慎些,总归是好的。”
颜思鲁想了想,觉得也是。
可所有人都松懈下来之后,万万没想到,放榜当日居然出问题了!
倒不是出了什么意外,没办法顺利放榜。
而是榜单一出,众学子看完榜单后,有人直接在榜单下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