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食国来的商人,显然就开始对纸币感兴趣了。
他们这些动不动就横跨多国,而且带着大量货物的大规模行商,使用货币是再麻烦不过的事情了。
哪怕是最便于携带的罗马金币,相对于贸易规模来说都算是十分不便,往往带上十车的货物,就得准备一车的钱币。
这可不是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所求的,他们当然希望能尽可能节约空间,省出来的空间就是货物,就能转化成更多的钱。
他们当中开始有不少商人试着想接触庆修,但是无奈他们根本进不去府邸,想重金贿赂守门人都被毫不留情的喷回去。
但如此他们也并未放弃,倒是开始转变别的方式来接触庆修。
……
几日之后。
庆修照惯例,每个月都会来一趟庆丰商会,点检一下账目。
也并非是他不信任掌柜老张,不过是想看看商会入了多少账目,盘算下自己的本月行商收入如何。
“这个月营收不错啊,比上个月多出来将近两成。”
庆修随意打量一眼账目,称赞道,“你这是找到什么好商机了?”
老张笑嘻嘻道:“也不是有什么好项目,就是从前段时间开始,那些大食国商人就总是从我们这里进购货物,而且买的量还不少……”
老张说的眉飞色舞,但是庆修心下隐约察觉出来什么了。
他的庆丰商会虽然每日出货量极大,但并不意味着他的价格也低。
长安城的商会所售卖的商品只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其他商会共同协商好的标准价格,而另一种价格则是庆修的商会售卖商品价格。
他的商会卖的商品,普遍要比其他商会高出来一成。
毕竟他的出货成色更好,并且出货量大,还有棉花、橡胶等各种价值极高的大宗商品压着,根本不愁卖。
哪怕是再高上三成,他的出货量恐怕也很难有所衰减。
但这并不意味着谁都愿意多花钱承担,一些规模不大,或者是资金短缺的商会,大多会选择其他店铺的商品。
尤其是那些善于经商的阿拉伯人,他们虽然买不到庆丰商会的商品,但是比价之后仍旧会选择其他商会。
纵然如此,庆修也并不打算将价格降下去,哪怕是同品种的货物,他也一定要卖的更贵。
不过,阿拉伯人最近这一个月都从他这里进货,甚至量还极大,这显然是个信号。
若是他没猜错的话,这些阿拉伯人在讨好他。
似乎是要印证庆修的判断,很快外面就有个小伙计跑进来,“庆国公,刚才外面来了几个大食国的商人,说想请求见见您。”
“果然!”
庆修还真猜对了,不过他可没兴趣打理这些小鱼小虾,不过甩甩手,“让他们走,我没工夫见。”
平日里这些想找他谈生意的商贩,他见得多了,哪里有时间挨个搭理。
自己又不可能缺少他们那点小来小去的生意,耽误的时间都不是那些钱能弥补得了。
可这边那小伙计刚走出去,转眼间又回来了,这让庆修有些不满,“他们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