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风眼?”周逢暗暗运转胸口那团逆气,想飞起来。但是风眼之下的区域,是绝对的宁静,空气近乎静止。周逢但觉身子如山岳般沉重,哪里飞得起来。
“是不是觉得很难?”月君淡淡一笑:“确实很难,因为这里一丝风都没有。不过,你只要有办法产生出一丝风力,也就是最弱的风力,并借助它飞到云涡风眼下,那你就完全突破逆风二重境,进入第三重境。”
周逢看着悄然不动的风眼一眼,说道:“奶奶,怎么才能产生出一丝风力?”
月君想了想,说道:“这个,你先自己好好想想吧,看是否有便捷的办法,否则我所能告诉你的方法,多数对你没用。”顿了顿,又看着周逢,语重心长说道:“记住,逆风二重境实现大成的标志,就看你能否在只有一丝风的情况下,顺利飞到那云涡风眼下。风,一定要是最小的一丝风,多一点都不行。自己把握好一切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月君微微一笑,转身轻轻一跳,跃下风动峰,腾云驾雾般径自远去。留周逢孤零零一个人在风动峰上,面对那静止般的风眼,无计可施。
风眼与峰顶之间的距离,少说也有数百丈。要是在别处,对于擅长逆风术的人而言,这段高度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风眼下这种静止的环境里,却是天高地远般的距离。
该如何越过这段距离,达到风眼呢?
周逢苦思不得其解,干脆坐下来,看着那个风眼呆,
从峰下到峰顶,强大的感应风力,已经把周逢胸口那团逆气,压缩成大约核桃大小,**一团,此刻它就安静地悬浮在周逢的胸口,随时等着释放出来。
而按照月君的说法,逆风二重境实现大成的标志,就是在只有一丝风的条件下,实现自由飞翔。
问题的症结在于,风眼里是绝对的静止,哪里来风。就算有风,又如何控制在最小的风力,也就是一丝风的条件下?
苦想许久,周逢眼前骤然一亮。以他现在胸口那团逆气的爆力,要在一丝风条件下实现飞翔,应该是可以做到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制造出风来,以及把握好“一丝风”这个度。
周逢拿出前世的见识,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
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所谓的风,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风可以说是空气分子运动所形成的一种形态。有这个常识在握,现在周逢只要让风眼中出现冷热不均,就自然而然会形成风。
这个对于别人而言,无疑得费一番周折,但是对于逆火术已臻二重境的周逢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拿的事。他长长吐了口气,催动体内火元,一团火凭空出现在头顶空中。
这种凭空生火的逆火术,极是耗损火元。不过周逢在丹炉里吸收的真火为数不少,支撑起这种燃烧还是绰绰有余的。
周逢起身而立,心神俱宁,用心感受着空气中的蛛丝马迹变化。
风眼之下,空气凝滞如铁,乍然出现的烈焰灼烧,对空气的改变极其缓慢。好会儿,周逢终于感觉得到,空气中出现了一丝丝流动的迹象。
就是它,一丝风!
恰到好处的时机就在眼前,周逢大喜,猛然低喝一声,催动火元,激化胸口那团逆气。逆气骤然膨胀开来,与外界那一丝风相互呼应。
逆风之术油然出,带起周逢整个人,缓缓升空而起。
不过,“一丝风”的风力实在太弱了。加上是第一次操作,周逢有些手忙脚乱的,才飞到数丈高,就感觉身子一重,“噗通”跌落地上,屁股差点摔成八瓣。
失败早在预料之中,周逢毫不在意。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他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了。
当下,周逢一边全力催动火元,控制住风力大小,一边催动逆风术,努力飞向风眼。失败一次次如约而来。不过,进步也极为显着。
五丈、十丈、十五丈……周逢每一次气力衰竭,往下掉落时的高度,都比上一次高那么几丈。
但是,这样频繁使用逆火术,极其耗损火元。随着真火的飞流逝,空中的火球变得日益黯淡。当周逢离那风眼不足二十丈的时候,火团终于“嗤”地一声,骤然熄灭。
那一丝风几乎是随火消失。出奇的是,周逢居然不再往下掉。他又惊又喜,这种迹象分明预示着他的逆风术,已经快突破第二重境,即将进入第三重境。
却在这时候,一阵“啪啪啪”声突然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