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旧时王谢堂前燕后一句 > 第125章(第2页)

第125章(第2页)

只见谢万振振衣袖,昂首道:“旁事不论,回会稽月余,你在东山留过几日?每次都要阿兄到山阴看你。一桩桩记下来可以为你做一篇长文,文题我都想好……”

“咳咳。”

听着弟弟快人快语,越说越不像话,谢安及时开口打断,缓和室内的气氛:“琳琅非薄情人,此事我深知之。怪我总欲与琳琅独处,致使四弟对琳琅不甚了解,今日之邀亦是琳琅主动提起。”

王琅原本被戳中痛脚,心里正觉得有点内疚,听到谢万准备写控诉她的长篇巨著,她对谢安内疚中带着嫉妒、嫉妒中藏着醋意的微妙心理瞬间平复——王允之可不会给她帮这种倒忙,也不需要她时时盯着收拾残局,兄妹二人从来都是相互依靠扶持,心灵相交相通,比起谢安和弟弟的相处模式,显然还是她家更好。

确认了这一点,她心满意足,顺着谢安给她搭的台阶温言道:“不错,是我请安石下的帖子。”

谢万像炸毛的鸟雀一样警惕地盯着她。

王琅不以为忤,再次温和地笑了笑:“此事说来话长,四弟先坐,容我细细道来。”

婢女们手脚麻利地铺好席位,摆上茶果,又撤走她与谢安之间的樗蒲道具,举止无声无息。

王琅等人全部退下,谢万端起茶碗啜茶,才用叙家常的语气开口:“四弟在建康文名颇著,安石亦称四弟善属文,并以四弟近日所作《八贤论》向我炫耀。”

谢安在她身边轻轻咳了一声。

王琅转头看他:“我让人给你煮些贝母润喉?府里应该还剩了些襄阳贝,和川贝一样都是最好的。”

谢安苦笑摇头。

王琅就坐在他旁边,亲自为他将茶碗里的茶汤续满,随后收回手,向谢万继续:“四出四隐,隐者为优,的确是一篇妙论。我最近有个想法,本打算自己上书丞相,然而又觉得草率,思前想后,或许。”

高官找代笔很常见。三国时期著名的建安七子除了孔融,其余都时常为长官代笔行文,留下许多著名篇章,比如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阮瑀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王琅自己的主簿、记室文采都不错,平时经常代她起草公文信件,但比起建安七子那样的文学家还差得远,倘若王琅肯花时间细细雕琢,做得并不比两人差。

谢万的为人王琅很看不上,但他文章确实写得好,连王导都闻名征辟他做司徒府掾,平素交游往来的圈子又恰好是王琅这次所需,倘若谢万不答应,她只能写信去建康找王导的三子王洽,因此她耐着性子,笑吟吟引导:“不知四弟平日读书习字,以简牍为多还是以麻纸为多?”

谢万奇怪地瞟了她一眼:“像你这么奢侈用黄纸誊写古籍的能有几家一般都是用简牍,未收录成集的才用麻纸。”

这小子以为她在炫耀她家纸多吗?真会以己度人。

王琅心里又好气又好笑,然而自己攒的场子,总不能半途退缩,她笑脸不变,点点头道:“先父收藏原本也以简牍为多,只是频频外放出镇,竹书携带不便,我这才起了抄为纸本的念头,陆陆续续命人转录誊写。这两年我检视原籍与抄本,赫然发现一个规律。司北,将我案边的书笥取来。”hr

()

span传送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