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梨江微微愕然。“什么?”不解地看着真夜。
“别挡在我身前——你这样,要真有事,连我也逃不掉。”真夜轻声说着,没漏看少年脸上愕然的神色。
“不然我——不然卑职应该怎么做,才怎么保护殿下?”
“盛京在天子脚下,就算有人想刺杀我,也不会做得太明显。通常这时候,你应该先保护你自己,因为出事时,龙英和朱钰只会考虑到护我周全,无暇顾及其他。他们武艺高强,绝对不会让刺客有机可乘,但是其他人,比方说,在混战中只能自求多福,我不太希望清点死伤时,发现痛失了一名侍读,这样说,可明白了?”黑暗中,他的声音听起来好冷淡。
“……”
“下车吧。”真夜打开车门,率先下了车。
两名随行的卫士已经让出自己的马匹,牵着缰绳候在一旁。
“请殿下上马。”龙英留下两名随从修理马车,自己则带着重新整队过的卫士群,准备护送太子回宫。
“留一匹马给侍读。”真夜坦然跨骑上马,痛失交代道。
黄梨江沉默地跨上马鞍,捡卫士们骑着马,以真夜为中心,将他团团护住,一群人缓缓地在即将天明的黑暗御街上,往东宫的方向驰去。
马匹宾士过两旁的屋舍与街树,光影憧憧交错。
黄梨江手握缰绳心思亦随变化的幽暗街景而翻腾。
尽管真夜曾以太子的姿态说过,他身边每个人都要有为他牺牲的觉悟。
然而,他是那么不看好这个太子,也想过有朝一日要离开他……那为何、为何在刚才,他依然毫不犹豫?
思绪转瞬变化,他竟理不清自己内心的感觉。
不知道该为自己未加思索便舍命保护真夜的行径感到错愕,抑或该为真夜那番砍死冷淡、实则婶婶关怀的话语揪紧心口。
真夜待他时冷时热,有时让他举得,他好似他眼中最看重的人,有时却又让他以为自己不过是一名随时可以替换的随从。
他的心被搅得天翻地覆,再也找不回最初的平静。
事情要再发生一次,黄梨江知道自己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不想真夜受伤,并不只是因为他是太子这样的原因而已……
听到“那件事”,是在事情已大致底定之后。
明光太子即将以天朝使者的身份远赴海外,出使海外皇朝的新帝成年贺仪。
朝廷中遴选了众多官员加入使团,由太子统率,带着大量合理,准备前往海外,宣扬天朝的国威。
而他,黄梨江,这个号称全天朝最接近太子的人,竟是东宫里最后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
知晓这消息时,停靠在运河边的四艘皇家御船早已准备好,就等天一亮便要启航,载着足以宣扬天朝国威的珍贵国信与正副使臣,前往遥远东方的海外皇朝。
倘若晚一些时候知道,届时真夜登船远赴海外皇朝,他就算再怎么懊恼也无济于事了。
他必定是刻意不告诉他。
他竟不想带他随行!
三年前,他曾说过,有一天他会带他乘船远行,但现在他却不打算让他上船!
他让带缘、龙英和朱钰等人跟从,却嘟嘟撇下他这个侍读。
若非带缘说漏了嘴,只怕他们人已在东海上了,他还被蒙在鼓里,全不知情。
他怎么可以对他做出这种事!
第7章(2)
“所以,你打算拿我母后的懿旨来命令我准你登船了?”
东宫寝殿内,真夜眯着眼,笑望着黄梨江。心想:必是有人说溜了嘴,才会让他知道这件事,极有可能是带缘那小子,他只怕侍读不再身边,没人管得住他这个太子。
“卑职不敢。卑职只是希望能跟随殿下一同出行。”
手上拿着连夜入宫请来的皇后懿旨,仅管黄梨江也很不愿意以这种方式来逼迫人,但对象是真夜,不管再怎么苦口婆心,都没有一道皇后懿旨来得受用。
既然事情已经曝光,真夜索性将话摊开来讲。
“小梨子,我不让你随行,有两个原因。其一,你跟在我身边这三年来,因为我的不才,让你鲜少有时间返家探亲遵亲;其二,东海在秋冬之际海象不佳,这一趟航程,想必不会太好过,我以为留你在盛京,可以多读些自己想读得书,也可让你趁此机会回家享受天伦,因此才让你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