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明路参与朝政,往后没人说闲话。
不参与朝政,该做的事还是得做!
“启奏陛下。”
“五国使臣今天就会到。”
臣接到消息,五国这次出使的使臣,是五国的皇子和公主。
既然是五国的皇子和公主前来,接待的规格也应该提高。
臣建议,提高接待的标准。
礼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请示接下来该怎么做?
“众卿可有不同异议?”
景泰帝并没有直接拍板,而是语气平淡的开口询问。
“启奏陛下。”
五国派遣皇子和公主前来,足以说明五国有和谈的诚意。
“若是此次和谈成功。”
接下来,至少也有十年的和平。
臣认为,应该提高接待的标准,至少要让五国使臣,感受到大夏的诚意。
若是因为些许小事,影响到和谈,岂不是得不偿失?
礼部侍郎站出来,力挺上司。
“启奏陛下。”
“臣等赞成提高接待标准。”
反对出兵和力主和谈的官员,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提高接待标准。
“繁星啊,说说你的看法。”
景泰帝语气温和,笑呵呵的询问儿媳妇的看法。
直接把他们安排在驿馆就行,何须提高什么接待标准?
五国派人过来,是请求罢兵休战的。
是五国有求于大夏,不是大夏求着五国和谈。
“主次一定要分清楚。”
“听到了吗,胡爱卿?”
五国使臣到了以后,把他们安排在驿馆住下就行。
和谈的事,由烈阳郡主全权负责,礼部务必配合好。
“臣遵旨。”
“礼部尚书黑着脸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