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再从头修一条方向完全不同,贯穿南北的路。
在听完朱雄英的描述之后。
工部尚书不由得陷入了一阵沉默。
要是按照朱雄英的这个构思。
那自己之前选择的路线确实是有点不太成熟。
朝廷修建这条路,除了有军事作用之外。
还有不小的经济作用。
因为仗不可能一直打,但是贸易却一直都有。
所以这铁路的作用,最终还是要落在经济上面上的。
这样一来的话,就不能只考虑运输这一条路了。
还要最大肯呢个的联动整个大明的经济。
这一点,户部尚书的心中比工部尚书更加清楚。
所以在朱雄英说出海津市舶司的时候。
户部尚书就已经明白了朱雄英的用意。
并且已经在心中赞同朱雄英的想法了。
只不过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根本不知道,朱雄英考虑的要比他考虑的远的多的多。
在朱雄英挑选的这条路线旁边。
除了有便于补充动力的煤矿之外。
还有一个巨大的铁矿,可以顺便将其开挖出来。
为将来的工业建设打下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另一个重要的用途。
朱雄英则把手指向了辽东半岛。
“虽然草原上的北元余孽已经被灭了。”
“但是在这个地方,还有不少的蒙古人仍然盘踞其中。”
“四叔也传回来消息,说是这里的蒙古人已经被赶到了更北边的地方。”
“不过被赶走不代表被消灭。”
“这里毕竟距离金陵太远了。”
“一旦朝廷放松对这些地方的控制。”
“他们立刻就会卷土重来。”
“到时候虽说也能走海上调兵,但终究还是要慢一些!”
“如果走太原的话,同样也无法及时的控制这里的动乱。”
“现在虽说会多花一点钱,看起来也有点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