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和胤禛花了些时日终于解决完河务的问题,南巡的队伍离开山东境内,继续沿着水道向南,不多时就进入了江南境内。
沈菡跟了这一路也算看明白了。
玄烨南巡这一路,对每个地方的行程都是有规划的。
在北面的时候,主要是治河兼了解当地的官场民情。
所以不管是玄烨还是胤禛,对外表现出的态度都很严肃,两人既不享乐,也不收礼。
每日只带着当地官员踏实干活,好叫他们知道万岁重视河工,不要想着偷奸耍滑,弄虚作假。
但一进江南境内,队伍的气氛整个儿都变了。
玄烨每日的工作重心不再是政务,而是‘交际’。
沈菡带着雅利奇和宁楚格盘点今日刚收到的礼物,她现在也懒了,看见账本子就头疼,盯着那一排排的数字看一会儿就觉得眼睛发涩。
这些琐事其实也可以交给宫人干,不过沈菡想着雅利奇现在大了,以后出嫁得自己执掌公主府。而宁楚格……也是时候好好学一学这些事了。
事情虽小,但学习本就是日积月累,方方面面都不该忽视。
这次玄烨只带了胤禛出来,暗示的意思其实很明显。
胤禛正在跟着他父亲的脚步努力向前、向上,而宁楚格作为妻子,作为四阿哥的福晋,如果想过得好,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去跟上胤禛的步调,不让自己掉队。
否则,现实环境是如此残酷,一旦她落后了,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保障她的未来。
在这里,谁都不可能永远是她的倚仗,她唯一能永远依靠的人,只有自己。
雅利奇和宁楚格对着屋里的礼物,一个盘点,一个登记,很快就将今天的清单梳理完了。
沈菡接过来从头到尾看过,只将本地乡绅百姓进上来的万民锦屏圈了出来,在一旁备注了一个小字‘留’,其他的都是要退回去的。
宁楚格不太明白为何要将礼物收上来,再退回去:“额娘,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不该收,但是也不该直接拒绝吗?
沈菡点头,给她们讲这里面的道理:“之前在北面,皇上的主要目的是河工,希望当地的官员专心政务,不要把心思放在别的事情上。”
所以在山东境内,不管是什么人递上来的什么孝敬,通通直接拒了就行。
“咱们拒上两回,底下的官员就明白了,自然知道皇上想要他们做什么,专注什么。”
但是大清在南方的统治力远远比不上北方,到了这里,玄烨需要考虑许多事,比如江南官员的满汉比例,江南士子的影响力,汉人百姓对朝廷的观感等等。
沈菡指着单子:“所以到了此处,皇上和胤禛的态度都不能再像在北面的时候那般刚硬,而是要怀柔。”
所以对于下面人送上来的礼物,不能直接拒了,那会显得皇上的形象不够亲和。
但也不能收了,那又会显得皇上太奢侈,好像在鼓励官员盘剥民脂民膏上供一般。
刚打完仗,大风向还是应该劝导朴素俭省。@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所以先收上来,再退回去,告诉大家‘朕知道你们的心意了,但忠心在心不在物,这份孝心朕收下了,东西便罢了’。
沈菡又叫紫裳把另一份单子拿过来给两个孩子看:“这礼物要退,也不能干干巴巴地退,最好是再附上一些家常的赏赐,以表亲近。”
宁楚格细看单子,皇后拟定赏给本地的将军、督抚、提督,本地的学子哈密瓜各两个,至于都统、总旗、司道等人,则每人只得一个哈密瓜。
宁楚格顺着沈菡教的思路想,如此说来,赏赐学子、举人重于官员,应当是为了表示皇上重视江南士子,以稳定南方,额……
“收士子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