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汤家,也是公侯之门。”鸣翠细声道:“不过品级比公府侯府的公爷、侯爷要低,汤家当家人被封忠勇伯,也领皇家俸禄,奴婢打听道,汤家在朝堂上官职做得最好的,是吏部尚书,管天下所有官员的考核和任免的。那汤县令,想必也是自家人给开了便利之门。”
筱雨微微眯眼:“这般做,就不怕东窗事发,上头追究下来吗?这种事儿,该是要摘官帽的事儿吧……”
鸣翠道:“许是撒了大把银子,打点好了所有人……毕竟只是个小县的县官,又不引人注意,想当然地以为圣上应该也不会知道的……”
“听你这话,上面已经知道了?”
鸣翠点点头道:“似乎已经派人要将汤县令给撤回来,削官待罪了。”
筱雨击了下掌,笑道:“这可真是大快人心。”
顿了顿,筱雨又问道:“这汤家门风如何?”
鸣翠摇头道:“在百姓中的名声不大好。”
鸣翠道:“大概就算是有好名声,也被那位汤县令给败得差不多了。市井百姓都说汤家养了个不肖子孙,早晚汤家要败在他手上。”
筱雨皱眉道:“可如今算算,那汤耀离开京城也有一年多的功夫了,没再为害京里,百姓对他的议论还是没停?”
“停了,可最近随着这件事情曝光,百姓们又议论开了。”
筱雨点点头笑道:“果真这样,那倒是真如秦乐所说的,汤耀没有更多的空闲来管别的事他这会儿可是面临着要掉脑袋的大事儿。”
“所以姑娘也放宽心。”鸣翠笑着道:“有秦爷来帮姑娘,姑娘以后想做什么更有帮手了,也更好做了。”
筱雨笑着点点头。
☆、第392章婚事
京城繁华,街市之中店铺林立。宋家自西北归来,尽管有皇帝赏赐的家宅器物和一些金银,但总不能坐吃山空。筱雨大舅舅和二舅舅在朝中任官,三舅舅教书,五舅舅为武师,六舅舅从商,算起来都是有进项的,但也不足以能长久担负得起整个宋家的花销。
打理宅院要银子,给奴仆们发工钱也要银子。单是皇帝赏赐和自家人如今挣得的这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那是远远不够的。
而如今搁在筱雨心里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宋家几位舅舅的婚事了。
宋家若是这般穷,谁家愿意将女儿嫁进来?况且几个舅舅也早就不再年轻了……
一早筱雨去给廉氏请了安,和宋氏陪着廉氏说话。说着说着,这话题便转到了宋允几兄弟的婚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