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越发的觉得去普渡寺走走,连着给佛祖多送点香火情。
等到燕阳沐休的那日,乔木身上带着大笔的银子一家几口去普渡寺了。
这之前,,燕少城主一直都忙着在燕城各处粮仓调度粮食呢。
一连几天几十马车的粮食,运往边城,以及大齐临近燕城的几个关口。
看的城门口的百姓,还有守城的侍卫们都跟着咋舌了。
这些粮食安抚了边关涌进来的大批的流民。也是燕城安稳的根本。
不用看到账册,就看到城门口一日日运送出去的粮食,诸位质疑过平哥当初说大话的官员心里就冒汗了。
这燕城到地多深呀。这么多的粮食什么时候存下的,他们竟然一无所知。
可叹当初小世子说燕城就不缺粮食的时候,他们竟然还敢质疑小世子的人品呢。
不光是官员们看到了,就是百姓们也是长着眼睛的,这么多的粮食进进出的,城门口一点紧张气氛都没有,可见在燕城粮食真的不是稀罕物。
连属相大人这样的老臣都忍不住要同少城主打探,他们燕城到底存了多少的粮食呀。这可真是够雄厚的家底呀。
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就在传说,燕城遍地都是粮食。
这话越传越邪乎,风一样的就传遍了大齐。燕城主远在外地都听说了,心里直打鼓,儿子儿媳妇到底在做什么呀,这是不是太高调了,就是为了安抚流民也不能这么宣传呀,
回头若是王上让他调集粮草,他是给还是不给呢,盛名在外,不给怕是说不过去的。
给的话,这么大的天下,他们燕城的粮食能养多少人呀。说句实话给不起。
燕阳不知道给他爹制造了什么样的麻烦,反正燕城境内一切都好,学子们现在都成帮结队的来,学院的院长,收束脩就收的手软。
已经专门让人把科学论送去书馆那边,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当做圣物供奉了。这简直就是开山祖师。
燕城主的房子卖的更是居高不下,比乔木的新街那边一点都不差。
流民那边虽然说是搭了进去不少的银子,可随着流民的安置,燕城开垦出来的土地,成倍的往上增长,相信种上一季粮食,足够让流民自给自足的,
等到第二季粮食的时候,官府就能往粮仓里面收点盈余了。
最重要的是,人开口有了,城池壮大了。连军队都壮大了。
谁不知道燕城不光读书是出路,连当兵都是有银子的。
燕城的学子考了功名有禄米,当兵家里也有禄米,表现好,还能有房子住,这是在整个大齐都是头一份的,就没听说过啥地方当兵还能抢着去的,可燕城做到了。
人家燕少城主颁布征兵令,不是壮小伙,侍卫所都不收。
开始的时候也就新街那边的人报名还可以,其他的地方都是观望态度,谁不知道世道乱,当命相当于卖命呀。还没听闻过当兵还挑三拣四的呢。
可人家少城主态度摆在那里呢。爱当不当,不强求,偶尔去几个吃不上饭的,去了还被赶回来了,人家衙门说了,当侍卫那么好的待遇可不是谁都能去的。
一下子就把人们的好奇心给吊起来了,听闻当兵的吃的都是大米饭,若是表现得好,禄米比考上的秀才一点都不少。再说了不是当兵,是当侍卫,听着就气派。
乔木听闻的时候,都笑话燕阳骗人,明明就是当大头兵的,偏偏说成是侍卫,看回头他怎么交代。讥笑燕阳糊弄人。
燕少城主当时昂着脖子嗤笑乔木:“我燕城的兵营,早就改名为侍卫营了,只要入了我燕城的军队,那就是侍卫。”
好吗这人都会玩文字游戏了,也不知道这人到底从自己的笔记本上都学了什么。
侍卫就侍卫吧,乔木知道自己斗不过这个人,笑笑:“还是我家平哥爹有本事。”
燕阳知道这人想来见风使舵:“献媚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