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大怒,立刻喝退路人,他骑马上前,对那男人斥道:“你有什么狗屁苦衷,竟敢当街典卖妻女,当大明律法是一纸空文么!”
他一发怒,后面的官兵就要上来缉拿此人。
那男人见他衣着光鲜,大约是个贵人,于是砰砰磕头,搂着妻女哭成一团,道:“大人明鉴,我非禽兽,实在是万不得已呀!我们给朝廷养马,偏偏我们倒霉,养了三年母马也没生出来小马,可朝廷一直追讨,给不出马就要给钱,我实在没办法了,把我杀了也没有马啊!”
大同因为是边塞城镇,百姓困苦,但没有马又万万不行。养马是各朝各代必经难题,没有马,怎么打仗,尤其大明一直与蒙古女真这样擅长骑兵的民族作战,马比人还重要。
但大明偏偏在马政上瘸了腿,好马没有,老弱病残倒一大堆,甚至还要向女真买马。在成化七年朝廷要求穷搜河套时,王越就已经提出,没有马,大同没有马!
不光朝廷要养马,百姓也要负责养马,其中的费用都要百姓自掏腰包,如果养不出马,还要倒欠朝廷的,要被朝廷“催债”,要么给钱要么给马,因此才有今日这一出卖妻卖女的闹剧。
这个男人一哭,眼泪鼻涕一起下,妻女也跟着一块号啕大哭,旁边围观的百姓也忍不住用袖子擦泪,眼圈泛红。大家都一样惨,虽没被逼到卖儿卖女,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在官府手下苟活罢了。
汪直沉默片刻,招来两个官兵说:“把他们送回家。”
他回去的路上默默琢磨,先前他还向兵部要一万匹马,要他们在规定时间内给他补齐。因为打威宁海和大同之役时他就发现,军队中的马质量参差不齐,肥健壮硕的战马太少太少了,要么老要么小要么病,上趟战场又死一半,这样下去还打什么仗,打道回府吧。
当时户部表示实在给不出这么多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希望他包容包容。
汪直很不满,我包容你,谁包容战场上的兵丁啊,没有战马,这不是让他们送死么。
但他现在回去一查才发现,不止大同,全国上下所有卫所都缺马,一共拖欠四万匹马!百姓们养不出这么多的马,只能一直拖欠,越拖越多。
他叹道:“不知等我蹬腿闭眼的那天,这些马能不能补齐呀。”
答案自然是,不能。
汪直写了封奏折,准备将此事上报朝廷,让他们拿出个章程来。
这边许宁与他商议政务,也是关于马的事情。到了大同,许宁同样发现养马非常费劲,他想个出主意,让官兵每个人认领一个马槽,然后自己攒喂马的饲粮,自己养马。
“汪大人,你觉得怎么样?”
汪直斜眼看他,“我觉得不怎么样。”
许宁一噎。
汪直说话毫不客气,“你脑子是不是有毛病?你让他们自己喂马,哪来的草料?他们这点子俸禄自己吃饭都费劲,还得省出来喂马,之前顶多饿死他一个,现在还要多饿死一匹马。有了草料,又怎么喂,什么时候喂?是大家一块儿呢还是他们自己看着办呢。若是马病了,饿死了,这又算谁的?”
汪直这一连串发问轰得许宁头昏脑涨,他面露难色,“我只是先有这么个主意,到底怎么施行还得慢慢看。”
汪直道:“我说了,不成。”
“咳咳!”王英站在一旁,突然用力咳嗽两声,然后拼命对汪直使眼色,忍啊,忍!
汪直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行了行了,你现在是大同总兵,有什么主意自己看着办便是,不用事事来问我。”
许宁笑道:“这可不成啊,皇上命您镇守大同,我不敢擅专,这个罪名我可担不起。”
汪直只好握紧拳头,暗道,他忍!
他能忍,可有人忍不得。
次年五月,达延汗率领各个部落,准备大举入侵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