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顽贼地图 > 第七百九十一章 九年秋(第3页)

第七百九十一章 九年秋(第3页)

所以在三层院试的过程中,都是按各地名额考取。

就比如静宁州,在籍拢共一千多人,身体健康没有残疾,符合考试标准的只有三十七人,甚至还没维持考场秩序的官吏衙役多,最后也录取了八个。

还有斡耳府,这是青海都督府为了科举专门攒出来的府,辖大小揣旦、格尔木等地的察哈尔、土默特、和硕特和西番等屯牧卫和八个斡耳朵。

牧民听说过了童子试给发两只羊,人人踊跃报名。

交上去的基本上都是白卷,没几个懂四书五经的,能用汉字稀里糊涂把试卷写满就算童生了。

反正各卫依答卷优劣次第录取八个童生,基本上问论语哪一句的解释,写的都是自己生平,大汗征甘肃时献过多少只牛羊,小舅子给大元帅打过仗之类的答案。

这就够了,虽然不识字,但是会默写,童生试稳过。

海西旅帅谢二虎欢天喜地的赶着羊群在青海游荡,给诸部的高级知识分子发羊羔子。

斡耳府的童生奖励政策,就是谢二虎和巴桑专门找杨鼎瑞定的,羊羔子由他们和各卫长官出,劝学。

反正咱也不要秀才功名,有了童生,就送到卫学上课去,将来再考秀才。

甘肃今年又起了蝗灾,曹耀回到西安府要比别人晚一些,不过这位元帅府的甘肃大都督倒是要比别人兴奋地多。

他要学着承运在河湟的部署,在甘肃修建木轨,以便将甘肃的物资快速运抵兰州。

亲田法的存在,让甘肃的屯田做得很好,对蝗灾也有很强的抵抗力。

同时军屯的征税,也比陕西的地方粮税征得多,因此甘肃都督府在兵粮上非常富裕。

只不过甘肃的难题集中在人口、商路、商贸和贵金属方面,土壤沙漠化让路不好走,粮食运不出去,在当地也不好卖出去,因为没钱。

他们缺少金银,以至于在凉州府,不少人用上了河湟的狮子票。

曹耀认为,仿照河湟修建轨道,能很好地解决甘肃目前的问题。

这事,刘承宗肯定赞同。

河湟的轨道运输,对运输成本的降低有极大帮助,狭长的河西走廊,确实需要这个。

当然衍生出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偷木轨,建轨道用的都是承重极佳的榆木,断不了有人扒走。

这事在河湟谷地无所谓。

河湟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又极低,轨道沿途就没有人少的地方,木轨被毁坏很快就会被发现,后续的捉拿、搜查都很容易,主政青海的杨鼎瑞又是编写第一部元帅律的人。

杨鼎瑞在康宁府的时候,很有普法意识。

律法的目的不是给人判重罪。

不是定个罪,别人犯了罪就抓,抓了就判就完事了。

得让人认同,有维护律法的意识。

因为律法的目的是不让人犯罪。

要不然就跟大明军法一样,操典上军法按戚继光那套写的,人们嘴上也是这么说的,但没有任何一个军事主官闲着没事拿那套惩罚士兵。

因为现在的明军生活水平,没有办法让人认同戚继光的军法条例。

偷了就抓呗,就这年头人口那流动性,河湟的镇、乡、保、甲制度下,偷了木轨还没弄回家就被逮住了。

缉私兵最乐于见这个了,你偷你的,我抓我的。

抓住就是金沟银洞劳役十年,分的地全部没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