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关羽正色说到,“为何用锥阵,不用方阵、长蛇,羲儿不妨自思量。”
关羽是被问的答不上来了。
李孟羲以为,关羽是要鼓励自己独立思考呢,他明白了,这就回去,好好琢磨琢磨,锥阵在破阵这方面,和长蛇阵与方阵有何不同,有何优异处。
有乡勇给关羽牵来了马,李孟羲也回到车驾,行军走了。
——
车上,有笔有墨有纸。
在颠簸的车厢中,李孟羲拿纸,画了简单的一些“涂鸦”。
大的长方形,是方阵,小的三角形,是锥阵。
细长的,尺子一样的阵型,是长蛇纵阵。
那么,这三个阵型,到底,差别在哪?
李孟羲盘腿,手臂支在膝盖上,手拖着下巴,冥思苦想。
最明显的区别,是形状来的。这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但,形状的区别,在破阵时,又有什么差异呢。
阵法相接之时,和破阵之时,李孟羲分辨不出锥阵和蛇形阵有何高下之分。
(那……破阵之后呢?)李孟羲突然想到。
锥阵是破阵用的吧,可破阵之后呢?
难道站着不动吗?
当然不是。
破阵之后,等敌军溃败,自然是要追杀敌军的。
“敌军溃败的话……”李孟羲眉头几乎皱在了一起,他低着头,用笔在纸上画着。
溃败时,若是交战的人数够多,多到单个人数可以忽略不计,在此情况下,溃败自然是从双方士兵接触的地方开始溃败。
冷兵器时代,受制于武器长度,双方作战的士兵只有最前方的两三排人。
假设,一个极限大的锥形阵,击溃了一个极限大的方阵,那么,方阵溃败,溃兵溃散的方向,应是从锥形阵的边缘,会像水一样向反方向溃散。
于锥形阵,溃兵中心是一个大的不停膨胀且远离的巨型三角形,三角越膨胀便离锥阵越远。
于长蛇阵,方阵的溃兵组成一个大的不停的膨胀且远离的长形,越膨胀离蛇形阵越远。
而破阵一方若是追击,处于阵中的部分,自然能紧贴着敌军追上去。
而还在阵外的部分,若要追击溃兵……
李孟羲手指来回沿着地上两个简易几何图形的边缘摸索着,在一旁的乡勇们看来,李孟羲像是魔怔了。看着看着,李孟羲突然瞪大了眼睛。
他突然明白了差距在哪了!
或许锥阵和长蛇阵破阵能力相仿佛,可在溃阵能力,也就是击破敌阵后追杀敌军,把战果扩大的方面,长蛇阵远不如锥阵。
我军从中间切阵而入,敌军成左右两个方向溃逃,那么我军未接敌的第一列,需要立刻分兵左右去追敌军。
第二列一样。
第三列一样如此。
……
锥阵越往后,横列越长,追击溃兵时。
这就相当于拿着一个三角尺横着往缓缓开启的电梯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