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自己投入一万大清天兵,那魔童便须驰援北地五万大军,方可助其藩王守住地盘。
自己还可做疑兵之计,利用大清铁骑之机动能力,让对面的蛮子误以为有数万骑之多。
佯攻蛮明藩国能牵制住十万狗蛮子的话,那就等于魔童兵临辽东时便会少十万蛮兵。
想到这里,多尔衮便在年后又派出三个甲喇的檬古骑兵。
不求战果,这些手下只需不停地袭扰蛮明藩国即可。
让其无法耕作与捕猎,只能不停地向那魔童伸手所要钱、粮、兵!
福国距离徽国较近,一旦发现其中的一国守备兵力被调走,大清王师便可迅速对其发动进攻。
大不了再造些船,在狗蛮子有所懈怠之际,再次突袭福国。
在北地维持数万人马,对大清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而且消耗会比蛮子要小得多,故而多尔衮认为这买卖怎么做都会划算……
某新皇得到明军在福国歼灭四千辫子步兵,又在黑水出海口消灭数十艘辫子战舰,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皇太鸡这步棋下的还是相当可以的,看样子不但惦记上了自己海外的地盘,还想反客为主。
打得下来就算赚到了,打不下来也能将大明拖入旷日持久的海外消耗战的模式里不能自拔。
如今大明在福国驻有两万多人马,再徽国的驻军则高达六万多,合计近九万,开销并不比在南方剿寇时少太多。
某新皇本打算开源节流,没想到被皇太鸡给“开流节源”了!
倘若放弃徽国与福国,将兵马撤回来,倒是可以省钱,但这俩国就算是彻底完犊子了。
辫子还可能得寸进尺,继续北上进攻潞国甚至周国,那就等于某新皇之前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出于面子和里子的原因,海外藩国是不想保都不行了。
皇太鸡打算玩一次全新的游戏,那就陪他玩好了,就当斗鸡了!
再说首次对弈,自己还赚了四千辫子兵,皇太鸡不继续下注,那就没法回本了!
皇太鸡会继续玩么?
某新皇认为会的,毕竟那边的赌注实在太大。
吃了好几次亏之后,皇太鸡会换个桌子来试试自己的手气如何。
顺便还能给自己的一群门徒拿点经验,全当是去海外刷野怪了……
尤其是郑成功与郑省英这俩货,人家家里是擅长海战的,贸然让这俩弟子去打陆战,只恐有失。
还是从低强度的登陆作战开始练级比较合适,等初步掌握了两栖作战的要领之后,再慢慢将学习的重点转到纯陆战上。
从郑成功的私信与战报上,貌似打得还不错,但某新皇也就是勉励几句而已,没有嘉奖与表彰的意思。
倒是有四千人战果,但这里面纯辫子数量很少,奴才兵是大头。
这还不算,首战是杨展、罗岱、唐通带兵打的,次战等于是唐通所部当了诱饵。
细算起来,唐通才是是役里的居功至伟之人,剩下这三位都算是辅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