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到的与想不到的,人家都会,而且干的很好!
等布置完善之后,想在廷议反对太子都不可能了。
一旦出现棘手之事,太子便会启动投票流程!
能上殿的臣子里,忠于太子爷的占了一多半。
如何投票,太子都会稳操胜券。
想在廷议时战胜太子,这谈何容易啊?
先把朝会里的以及给清除掉,再在出缺的位置上安插上自己人。
若是崇祯皇帝也将此计照搬过来,结果自然会跟北廷如出一辙了。
还有人笑话北廷首辅薛国观是个不学无术,专心巴结太子的奸臣。
你见自古以来的哪位奸臣没有主见,对主人百依百顺?
实际上北廷就是在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状态下,进行高效运转。
也只有如此行事,才能避免因为争议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薛国观经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殿下所言极是!
若无要事,抑或是太子主动问起,次辅吴甡一般不表态。
于是,太子便可以直接指挥七部尚书,教其如何落实新令。
这也难怪,出了事情,有了难题,发生了困难,均须由太子解决。
朝廷缺钱,由太子来想办法。
朝廷缺兵,由太子来出主意。
朝廷缺粮,仍然得由太子来……
众卿愚钝,便只得由太子圣裁!
好处就是,按太子说的办,只要用心,即便最后办砸了,太子也不会怪罪于你。
现在倒好,崇祯皇帝也学会了,有事找太子,反正是自己的长子,不用白不用!
“……”
群臣在心里腹诽不已,合着皇帝这是有了倚仗,才敢下达如此新令。
各地的父母官在执行的时候,即使想要大打折扣,也要先掂量掂量后果。
一旦出现质量或数量方面的问题,要么等着皇帝派兵来抓,要么直接揭竿而起……
没有第三条路!
凡事好商量?
你敢跟太子说这句话么?
万一太子说你全家先去挖矿,等本宫想好了,再与你商量,如何啊?
你以为太子不敢如此行事?
北方八隅是谁的地盘?
明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