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节省一两银子,十万件冬装便可省下十万两银子!
某太子的计划就是把冬装的造价降低五成,但是自己的工厂还有利可图!
这样户部满意,兵部满意,将士门也满意,自己还能赚钱。
完美!
这种冬装某太子也不指望能长期穿,穿两年扔了就行了,然后便可以采购新的了。
廉价的东西就要靠流水来保持利润,要是抗穿的话,新品岂不是要滞销了?
军需采购,尤其是单兵服装这方面,自己就占羽绒服、羽绒裤和军靴这三项就行了。
其他诸如帽子、袜子、鞋垫、手套、衬衣、秋裤等,就可以交给其他承包商了,让大家跟着喝点汤才算是利益均沾。
就眼下冯铨这副打扮,给他扣上个狗皮帽子,再套件铁甲,丢过去一杆燧发枪,往屁股上踹一脚就可以上战场了。
当然,现在这只上了岁数的美男子已经挑花眼了,仿佛三件的赏额远远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三件是本宫赏赐给爱卿的,爱卿若是有意,可自行购买,款式多样,足以满足家眷妻妾。”
由于不少样品采用了丝绸作为面料,所以看上去色彩斑斓,很是华丽,冯铨看得眼花缭乱也在情理之中。
某太子知道这货有钱,便顺势将
其发展成第一个客户了。
以冯铨的德行,只怕这趟出关也是夹杂着赚钱的私心。
但只要能干好先前交代与他的事情,其他方面某太子是懒得过问的。
像倒买倒卖这种事早已司空见惯了,朝廷上下有几个文臣不干的?
一种是亲历亲为,赚点辛苦钱。
另外一种则是牵线搭桥,赚个中介费。
有实力的大多都自己干,没本钱的官吏也可以给认识的商贾找条门路。
要是没有中间人,商贾想送礼都找不到门,对方也害怕商贾动机不良,玩仙人跳。
真是厂卫的线人,把自己卖了就欲哭无泪了,山东矿区和教私坊就是一家人的去住……
好在太子和朝廷都不禁止官吏的家眷经商,只要照章纳税即可。
冯铨在礼部当差,还是礼部的一把手,油水自然大大的。
当然,在薛国观的提醒下,冯铨也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了。
由于冯铨就是顺天府本地人,赚钱的门路还是有不少的。
补缺能赚钱,采购能赚钱,接点润笔的俬活更能赚钱。
听了太子爷给自己未来安排的新差事,冯铨又打起了贩售东西方商品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