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多难!
中国古代,有好几个大治的时期,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等等。
后世有许多人质疑李2的贞观之治比不上隋朝开皇之治,有点名不符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隋文帝在位2十4年,天灾记录大大小小十6次。李世民在位2十3年,有记录的天灾大大小小有3十多次,席卷多州的旱灾、水灾不在少数,甚至还有长达6年的疫灾。
蝗灾、旱灾、水灾、霜寒、瘟疫1直在轮流考验着李2和他的群臣,细算起来,每年1次灾害不止。尤其是贞观之初,从贞观元年到4年,水旱蝗涝的阴影天天笼罩在李世民的脑袋之上,以至于伟大的“天可汗”李2不得不自我反省,让群臣给自己提意见、论过失,甚至派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3名宰相去大唐的名山大川向好话。
不但是天灾,李2还要对付朝中文武百官,国内的门阀世家,后宫还有几个儿子想要谋朝篡位,朝鲜半岛问题需要解决、突厥问题需要解决、吐蕃问题需要解决,对外有1系列足以颠覆大唐的事情,李世民全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1般朝代、皇帝,遇到李世民在位期间1半的问题,他们屁股底下那把椅子早就不属于他们了,小命能不能保住还两说呢,然而李世民却开创出来1个“贞观之治”。
东汉末年,天灾不断,最后亡国,大明末年,天灾不断,崇祯带着群臣1通折腾人亡国灭,
此时,听到灾情的李世民已经没有了去年听闻蝗灾之时的焦虑。
“司农寺去年不是已经掌握了孙道长的灭蝗之法并传诏各州学习了吗?依照良法让诸州及早做好灭蝗准备工作。玄龄,拟1道诏令发下去,下发全国各州,派人下去,监督各州,不认真执行者,就地免职、问责。”
现在,面对蝗灾,李2底气十足,孙思邈去年献上的良方,仓促之间还取得了奇效,没有理由今年准备充足还会造成大的损失。
旱灾?旱灾?关中旱灾?李2的脑子突然1转。
前段时日,儿子李恪上报的1份密奏。
泾阳县子姜浩遵照师命,正在带人研究改进水车。
按照他们的设想,新式的水车,由水力带动,汲水方式也要做1些改进,从翻转汲水改为筒状。按照计算,新的水车如果改进成功,效率会远远高于老式的水车,第1,同样大小的水车转动1周,汲水量是原来的十倍不止。第2,不用人力畜力,昼夜皆可工作。
好东西啊!
如果这种新式水车可以改进成功,应该能缓解1下关中的旱情吧?
关中是不缺水的。
渭、泾、沣、涝、潏、滈、浐、灞8条河流加上黄河,从关中平原上流淌而过,有了新式水车,这些水源就能利用起来1部分啊。
“圣上?”
“圣上?”
汇报完情况的房玄龄,见李2久久没有回话,不由得轻叫两声。按照以往的经验,该安排太史局、礼部计算日期,准备祈雨之事啊,怎么今天这么久没有反应?
喜欢隐唐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隐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