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王维的例子在,这终于被列入了“加薪”方案——简单而言,与敦煌合作的导演或制片人都可以谈,具体分账比例以实际谈判为准。
更大的突破是,部分高水平、有突出贡献的编剧、摄影师、剪辑师等幕后创作人员,也被纳入了票房分账范围!
要知道,按照华语电影幕后人员协会与资方的谈判协调,这些工种能获得的分成方案,充其量是一定比例的净收益分成。
——而在业内的会计体系下,净收益往往是空中楼阁。
相较而言,敦煌的加薪方案就实在多了!
当然,对于“高水平、有突出贡献”的评判标准,还需要后续的细化。
而加薪方案对于其他底层员工也没有落下——
除了行业前列的固定薪酬后,敦煌提出了“大红包计划”。
说穿了也跟分红类似,影片达到收支平衡以后,会给有资格分红的员工补奖金;
很多剧组都有这个习惯,但一般情况下,发不发红包,全看投资者心情;心情好,红包大点;心情不好,甚至再小的红包也没有。
敦煌相当于制定了明文标准,只要达标,红包必然有。
虽然相比于上述分成,奖金性质的红包看着不高,但如果与同行相比,那就很有竞争力了——参考敦煌此前的标准,轻松达到固定薪酬的两到三倍,是可以设想的……
这注定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就能敲定的加薪方案,海量的细节,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核算与规划,才能出台。
但是,仅仅是风声透露出去,就立竿见影了!
——此前敦煌内部多少人被王维压榨,忙到快要升仙,天天滴咕着“老板不是人”,老子要走……
现在一听到“大幅加薪”的方案正在酝酿,卧槽真香,扶我起来,老子还能再战五百年!
虽然吧,肯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大幅加薪,但公司起码提供了机会——
工作可能确实会累的不像话,但你累了之后可以看到收获,意识到自己还能值点钱。
嗯,不需要有多伟大,就是很简单的值点钱。
员工的精神面貌如何焕然一新且不说,此前隐有“恶老板”之称的王维,瞬间成了他们口中……华娱圈“绝无仅有的好老板”!
啧,金钱的魔力啊!
……
如果说,《夏洛》的票房大爆,敦煌的“女导演扶持计划”,圈内很多人都是看热闹的话,敦煌悄然传出的“大幅加薪”的风声,深深地搅动了圈内人心。
未尝一败的领军者,崛起势头明显的平台,还有极具人情味的优厚待遇……再没有比这更符合圈内人的期待了。
尤其是对于很多中下层的从业人员来说,他们的水平并不差,但所在的平台已经锁死了他们的待遇,也基本锁死了他们的未来。
如果跳槽到敦煌,会有怎样的待遇呢?
短短的几天里,这个问题已经不知不觉在很多人的头脑中生根了。
正准备组建常设的专业导演团队的金在库导演,差点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
——虽说华娱电影工业发达,各方面的人才完全可以做到像机器零件一样随时提供,但每个导演的风格各有不同,组建剧组时,他们还是偏向自己比较熟悉,用得顺手的手下的。
譬如敦煌现有的幕后制作团队,基本就是王维用顺手的班底。
而金在库在获得“十亿导演”的名头后,也有资格组建常设导演团队了。
他不敢肖想业界大拿,但还是希望尽可能招揽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原因和王维希望的一样,团队成员的能力强了,导演才能相对轻松。
然后,敦煌大幅加薪的风声传开后,他发现自己的招揽工作一下子变得很简单了。
不少他觉得没希望招揽的人才,都主动联络他,譬如正在通话的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