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两的嫁妆?怎么听着这么象儿戏呢?
虽然满洲入关前,婚礼真的很简朴,可如今已经是入关差不多100年了啊,大家的经济实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嘛…怎么规定100两银子的嫁妆呢?
100两银子自然能筹办出很漂亮的嫁妆来,想当初,唐王氏的梦想就是给两闺女每人准备10两银子的嫁妆呢…100两,对于小康之家,那是绰绰有余了,但是,如今唐蜜要嫁的是皇子啊,而且还是尚且算是得宠的皇子啊,100两怎么拿得出手?
所以,李真便去联络了弘历指派的侍卫徐嘉,请徐嘉给弘历捎个信,请弘历放心,唐家有能力筹备出比较好看的嫁妆来的…
第二日。徐嘉便带来弘历的回信,说康熙五十五年时,有41位宗室女因贫困无法出嫁,康熙恩赏每人100两银子,以筹备嫁妆。故此可见,100两足够了,要知道。唐家可是少了婚床这笔大开销呢!
唐家人自然立马召开了家庭会议,既然四阿哥都这么说了,那100两自然是不能超的了。那么如何用100两置办出体面的嫁妆呢?
家庭会议的结果就是由唐烨全权负责。
100两。打套赤金的头面首饰都不够啊…
如此一来,蔬菜铺是不用变卖了,榨汁铺也暂时不交出去吧,如今的榨汁铺总店加上分店,资产加品牌价值怎么也得有30两了,这一扣除,还能置办什么?
可这边唐烨还没头疼完,唐高林和唐王氏又添乱了。
因为李真打探到的消息是。在行纳采礼时,按惯例,宫里会给唐家赏下20桌席面…
于是。唐高林和唐王氏便躁动了。
唐高林和唐王氏深受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思想的影响。非常希望亲戚朋友们都能见证一下自家的风光,可唐蜜是万万不可能从四川出嫁的,所以,两人便想请亲戚来京城参加婚礼。
这个念头本来只是有个雏形,被宫里的席面一刺激,立马新鲜出炉了,宫里的席面多么难得啊,怎么也得请亲戚们来尝尝不是?…
唐蜜成婚,四川的亲戚肯定是会来些代表的,所以,唐烨乍一听,并没提出异议,可没想到的是,唐高林和唐王氏竟然想要广发请帖,大有将所有亲戚全请到京城来吃喜酒的架势…竟然要请60多人上京。
这年月,皇子成亲可繁琐了,并不是当时唐烨和李真结婚那么简单,有&ldo;纳采&rdo;、&ldo;纳征&rdo;、&ldo;亲迎&rdo;等等各种步骤,而且还不是今天纳采、明天就纳征的,一套程序走完,怎么也得耗时两、三个月,这期间亲戚们的住宿、食宿可就不是小花费,而且,亲戚们都不是富人,唐家还得将人家的来回路费给付了,并且还得给大家买礼物…而且,钦天监算的吉时是十一月初二行纳采礼,也就是说,是个大冬天,每人总得做身厚棉袄吧,北方的冬天可不是四川的冬季能比的,就算家里有炕,但大家总得上街的吧?而且,没准亲戚们还会在京过年…
如果说光是钱的问题,唐烨也不会太过反对,反正,蜜儿如今的嫁妆只能花100两银子,所以,家里目前的现金压力并不大,咬咬牙也就能过去了,可是,谁知道这帮亲戚会带来什么烦心事?
没准东家要求一官职,西家要求一百亩地,在他们眼里,蜜儿可是皇子嫡福晋了呢,这点小事,还不是四阿哥一句话的事?…
所以,唐烨是坚决反对,请唐高林低调,低调才是王道啊…
唐烨的反对理由也挺冠冕堂皇的,&ldo;十一月,京城多冷啊,万一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rdo;
&ldo;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一辈子,怎么能不让他们见识一下皇家婚礼呢?宫里赐下的席面怎么能不请他们尝尝?&rdo;唐王氏马上就打断了唐烨的话。
&ldo;请他们没问题啊,可叔叔们、舅舅们是不是就不用全请啊,而且,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是不是也没必要啊?他们万一给冻着了…&rdo;唐烨犹在做着垂死挣扎。
&ldo;都是亲戚,请他们进京见识见识怎么了?京里的邻居都能请,亲戚为啥子不能请?你七公婆当时可没少帮衬我…&rdo;唐王氏又开始细说当年了。
要不是唐蜜的婚事,唐烨还真不知道,自己家竟然欠了那么那么多人的人情,&ldo;你们不可能当时就没帮过他们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