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皇玛法息怒,那文章,是孙儿写的。&rdo;弘参和弘丰憋不住了,齐齐叫道。
康熙傻眼了,不是吧,自己竟然养了这么蠢的俩孙儿?找个代笔都找不到,竟然还要亲自操刀?
&ldo;三篇都是你们写的?&rdo;康熙确认着。
弘参和弘丰齐齐点头。
&ldo;说,将孝庄文皇太后搬出来的是不是弘历!&rdo;康熙猛的拍了一下桌子!康熙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ldo;说,是不是弘历走之前写好的!&rdo;
&ldo;不是,不是四弟。&rdo;弘参和弘丰齐齐否认。
&ldo;那篇肯定不是你们两个写的,你们要写出那等差水平的文章来,不容易,瞧这逻辑,喝,绕得人头晕!&rdo;康熙将弘历损得可不是一般的轻。
&ldo;皇玛法,那篇文章写得有那么差嘛?&rdo;一直想当隐形人的德儿出声了,&ldo;我觉得还可以啊。&rdo;
&ldo;你给朕过来,&rdo;康熙指了指德儿,&ldo;朕今天叫你来,是让你学会辨明是非的,不是让你帮你这帮不成器的哥哥说好话的!给朕乖乖站在一旁,闭上你的嘴巴!&rdo;康熙训完德儿,又骂道:&ldo;弘历这文采竟然还好意思写文章,朕都替他臊得慌,满大街随便抓一人都比他写得好,气死朕了,气死朕了…&rdo;
&ldo;不至于差成那样吧?&rdo;德儿哀怨了,再次强调&ldo;我觉得写得还可以啊…&rdo;
&ldo;狗屁不通!&rdo;康熙怒气冲天,正准备骂下去,突然闪过一个念头,&ldo;德儿,这文章,不会是你写的吧?&rdo;
德儿用文字般的声音嗯了声。
&ldo;给朕捡起来。&rdo;康熙急忙指挥弘暄。
弘暄将扔在地上的期刊拾起,递给了康熙,康熙粗略扫了一遍,的确,像德儿的文笔,康熙马上看向德儿,目光如刀,&ldo;你竟然还敢站着!&rdo;
德儿一边下跪,一边飞快的嘟囔道:&ldo;汉人,尤其是读书人为什么说咱们满人是蛮夷?说来说去,说得最多的,还不就是咱们的婚俗,可是,他们推崇的孔子和咱们差不多啊,凭什么咱们就得受这窝囊气?明明咱们才是孔儒的真正传承者,怎么弄得咱们反而比他们这些篡改了祖宗之道的家伙低人一等了呢?简直没天理嘛…&rdo;
&ldo;你还有理了是不是,你还有理了是不是?&rdo;康熙咆哮了,这帮孙子都是些什么逻辑啊…
&ldo;本来就是嘛,&rdo;德儿脖子一拧,&ldo;明明是程朱半道杀出来乱改,为什么我们要听程朱的?不听正统的?孔子真是死不瞑目啊。&rdo;
&ldo;哈,你们乱闹,还闹出理了是吧?&rdo;康熙怒极反笑,和他们扯歪理太累了,需要暂时歇一下,&ldo;弘暄,你说!&rdo;
&ldo;皇玛法,这事是弟弟们想的不够周全,&rdo;弘暄斟酌道,&ldo;但是…&rdo;
&ldo;但是?哼!&rdo;康熙冷笑两声,&ldo;朕洗耳恭听你的但是!&rdo;
&ldo;皇玛法,提倡女子守节不利大清国运。&rdo;弘暄缓缓道,&ldo;如今穷困人家,守不起节,可读书人、有钱人,通通都非常看重守节,长此以往,守节之风必然会蔓延到穷困人家去,如今八旗贵女守望门寡的竟然都有好几个了。皇玛法,此风不可开。&rdo;
弘暄将康熙搀扶坐好,继续道:&ldo;自咱们入关以来,事事都学汉人,汉人裹脚。咱们也跟着学,皇玛法下过旨意严禁,皇阿玛也下过旨意严禁。但还是没能完全杜绝了,为什么?因为咱们从骨子里就觉得汉人的东西好,这说来有些没自尊。可事实就是如此。再丢人也得说啊,其实吧,如果没南洋和北边、西边的事,汉人守不守节,朝廷大可不必太在意,反正下旨让在旗妇人改嫁就是,可如今爪哇一带需要人移过去,北边和西边说不定也需要人。汉人女子全守节去了,哪来那么多人口?&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