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咱们这么多人,5000两分下来,落到蜜儿头上还剩多少?&rdo;唐烨道,虽然是以唐烨的名义私底下要的赔偿金,但不可能独占了啊,那是必须得分下去的,级别高的还得占大头,兵丁占小头,唐蜜这个受害人最后得到的大概也只能拿比兵丁高,&ldo;再说了,我就是要告诉朝鲜人,大清子民的命贵着呢,想害大清子民,哼,先看看有没有那么多银子!&rdo;
&ldo;姐,我今天都好了呢,&rdo;唐蜜小声道。
&ldo;正因为你今天好了,所以我才要1万两!否则。哼,陪死她孔府!&rdo;唐烨气呼呼道。
晚上,当弘历等人回院子后,唐烨和七娘便找了个空做了一下汇报。
&ldo;一万两不能少。&rdo;弘历一锤定音,&ldo;孔大人会同意的。&rdo;
唐烨和七娘都忙表示知晓了。晚上会坚持这个底线的。
讨论完这个事后,唐烨并没马上离开,而是看了看七娘。问道:&ldo;事情办妥了没?七娘的身份是?&rdo;
七娘略微有些紧张,低下了头。
&ldo;朝鲜公主。&rdo;弘历道。
&ldo;那,那就是说。事情成了?&rdo;唐烨欣喜道:&ldo;恭喜七娘。&rdo;
七娘低声道:&ldo;劳大家费心了。&rdo;
&ldo;朝鲜大王没问为什么要收七娘当义女?&rdo;唐烨想了想。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原来额尔德木图见了朝鲜大王后,先是很生气的对朝鲜大王进行了一番指责,说什么大清的一片好心全被狗吃了云云,说什么他要回去禀告敦庆帝,说朝鲜大王对大清不敬等等,说什么亏得山东孔氏从中斡旋,结果却好心没好报…
最后才说出了整个原委,那就是敦庆帝非常关心朝鲜大王的子嗣。正巧山东孔氏上京,说想来朝鲜走亲戚,敦庆帝就叫山东孔氏去送子娘娘庙帮着祈福。求个神符送给朝鲜大王,因主持担心朝鲜太远。就提议最好派个阿巴亥的贵人跟着一起去,正巧额尔德木图在京,就领了这差事,然后敦庆帝就想得更深远了些,觉得是不是该和朝鲜加深联络啊?是不是该和朝鲜建立点姻亲关系啊?
但是,皇后却不乐意,说一个弱女子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太可怜了…
然后,最后的结论就是大清干脆送个女子过来,让朝鲜大王收为义女,这样不就两全齐美了?
谁知道到了朝鲜竟然发生了这等事!
…
&ldo;朝鲜大王信了?&rdo;唐烨有些不可置信,这个完全没说服力嘛,敦庆帝为什么要送个女子来当朝鲜公主啊,皇帝有那么的妇人之仁嘛?
&ldo;为什么不信?&rdo;额尔德木图道:&ldo;大清皇帝行事又怎么是一般人能洞察的?&rdo;
其实说起朝鲜君臣如此轻易的相信了额尔德木图的说辞,和敦庆帝的口碑有着莫大的关系。
朝鲜去大清的使臣给朝鲜大王就敦庆帝本人的汇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ldo;敦庆帝行事不拘小节。&rdo;
加之敦庆帝一直没充实后宫,三个成年皇子也一直没成亲等等多种事迹一凑起来,朝鲜君臣得的结论就是,敦庆帝是什么无厘头的事都能干出来的,所以,对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很容易就信了。
然后,介于唐蜜中毒,额尔德木图狠狠的为七娘敲了一份丰厚的嫁妆银子,&ldo;你明日进宫拜会朝鲜大王,暂时在宫里住两天,五日后我们起程返京。不过,因为时间太紧,所以我叫朝鲜大王备的是银子,到了大清,一路采买着走。&rdo;
朝鲜大王很怄,还没和额尔德木图提砸店杀人的事呢,就先赔了银子进去,后来见大家会谈气氛还不错,为了不破坏气氛,朝鲜大王只好轻描淡写的批评了一下额尔德木图,额尔德木图见朝鲜大王想息事宁人,便也没拧着脖子一争输赢,哼哼了事。
&ldo;多少银子?&rdo;唐烨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