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没多想,只能把东西先搁在沈红英和赵保国房里。
林砚池和赵亭松回来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帮忙杀猪。
两头一百多斤的大肥猪,光是他们家的人还不够,除了杀猪匠,还找了几个有劳力的邻居帮忙。
一头是家里养的,一头是赵保国听赵亭松的安排,去外面买的。
赵亭松不是个忘本的人,专门让赵保国去外面再买一头猪,今天杀了猪后,明天就请村里人吃一天的流水席,都由他们家出钱。
除夕将至,厂子那边的工人都放了假,赵春风给每个人包了二十块钱的红包,还当着村里干部的面给村里财务拿了一千块钱。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又是必须支出的。
厂子能安安稳稳的开下去,离不开村里每一个人的支持,想要不被人说闲话,为人就要圆滑周到一些。
花点钱出去大家都能皆大欢喜还能省掉不少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支书家要摆流水席的事早早就传了出去,下午的时候周围的妇女同志从家里带了菜过来,帮着沈红英一起准备明天要吃的硬菜。
赵亭松家里有一块很大的坝子,把车挪开后,能容下不少人,第二天一早,老乡们就搬着自己家里的桌椅板凳来了。
今儿个家里实在热闹,谢金枝笑着打趣:“这排场都快赶上我跟春风结婚那时候了。”
平时村里吃流水席,都是家里有喜事或者白事,不然,一般是不会办席的。
自家人吃饭都成问题,谁还有余粮办酒席。
也是家里条件好了,才敢这样破费。
沈红英乐道:“你就当这回也是咱家里办喜事。”
谢金枝想到了什么,也跟着点了点头。
林砚池和赵亭松这回从外面带回来很多好东西,瓜子糖果应有尽有,每个桌上都用盘子放了一盘,大家可以敞开肚子吃。
吃饭的时候,两人还跟人递烟敬酒,赵亭松喝了几杯后就悄悄跟林砚池咬耳朵。
“大哥大嫂结婚那会儿就是这样跟人敬酒的,咱俩这像不像是结婚了?”
林砚池小时候也经常跟着奶奶一起吃喜酒,本来他还没往那方面想,但听赵亭松这么一说,他发现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他道:“你还想跟我结婚呢?”
赵亭松听着不太对味:“什么意思,你不想?”
林砚池道:“咋不想,做梦都想呢。”
不过婚礼这事,这辈子他们都指望不上了,也只能自欺欺人的哄哄自己。
赵亭松摸了摸他的头,颇具深意地笑了笑。
林砚池和赵亭松现在是村里的大红人,村里人能过好日子,都得多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