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羊毛不能老在一头羊身上薅,但是赵亭松在部队上只有这一条人脉,要卖货只能找朱团长。
电话打过去的时候,朱团长正跟周主任说话,听到赵亭松说他要卖草药包,朱团长按住话筒跟周主任说话:“这小子又要搞其他名堂了。”
调侃完,朱团长又问赵亭松:“你那泡脚包有什么作用啊?”
赵亭松道:“除湿解乏,缓解关节疼痛。”
朱团长问:“有没有治脚气的?”
说起来他们部队还真需要这种泡脚包。
他手底下的兵,每天都要参加高强度的训练,晚上回到宿舍累得跟什么似的,一到冬天,就听底下的班长反应,每天一进宿舍就跟进了毒区一样,那味道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后来朱团长派人调查才知道,这些兵蛋子白天训练出了很多汗,晚上值班站岗回来太晚,又怕影响到其他人休息,出了汗还不洗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脚气。
朱团长正愁没办法处理呢,现在赵亭松这边推出新业务,他突然觉得组织大家用泡脚包泡脚是个不错的主意。
要是这泡脚包能除脚气就更好了。
林砚池站在赵亭松身旁,朱团长的话他也听见了,只要市场有需求,不管再难他都能做出来。
况且这也并不难,只要改良一下方子就行。
赵亭松看他点头,就对朱团长打包票:“可以。”
朱团长道:“那行,你的草药包我们部队要了,这回不用周主任同意我就能做主。”
赵亭松要是能解决大家的脚气问题,他们部队上的人还要反过来感谢他。
村里人有脚气的也不少,林砚池换了几味药之后,又让他们来试验,经过几次试验和改良,不久,除脚气的草药包也出来了。
方子成功后,蚊香厂的人就开始投入草药包的生产。
做草药包比做蚊香简单得多,厂里面的工人把晒干的草药切成小块,把十几味草药按比例称重装进无纺布袋里,每20袋装成一盒。
制作虽然不难,但原材料的投入却比做蚊香要大得多,因此价格订得也比蚊香高。
就算是批发价,一盒也得卖一块五。
针对不同的人群,林砚池研究了不同的方子,除湿解乏的,除脚气的,缓解关节痛,软化心血管的,各种都有。
为了防止大家弄混,还给工人分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