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准他不敢再有一点点的异心。”
天子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脸上是一抹略显狰狞的冷笑,丙吉和张安世不禁都替这田延年捏了一把汗。
但是他们也终于是放下心来了,看来天子确实已经是想到了“退敌良策”。
如今,他们做臣子的,只要等着天子的诏令就行了。
“张卿,准备好纸和笔,为朕拟几道诏令。”
“诺!”
刘贺还没有亲政,但是既然霍光告假,那刘贺自然可以暂时“越俎代庖”。
仲父,是你自己位置让出来的,可就别怪朕不讲武德了。
刘贺看张安世已经在案上准备好了笔墨,就开始将心中的腹稿一一述出。。
“第一道诏令,仲父因病告假,朕体恤仲父,恩准告赐,但为了政令通畅,由少府丙吉暂领尚书事。”
仲父要休息,那朕就让你休息个够——死了霍屠夫,朕也不吃带毛的猪。
而诏令中的那一个“暂”字,更是会让霍光进退两难——留了回来的路,看你什么时候回来,又如何回来。
“第二道诏令,即日起五日之内,所有来长安上计的郡国属官,全部先到太学去抄书,重读儒经,感受圣人教化,由博士官为其授课,不得缺席,否则立刻革职查办。”
这也是一个妙计,可以先稳住那些上计官员的心。
来上计核报的这些属官倒不是怕耽误时日,他们怕的是遥遥无期,先圈到太学,至少就不会在长安里以讹传讹了。
这两条诏令下去,就先稳住了一半的情形。
这让张安世和丙吉登时也多了一分信心。
二人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体,等待着天子接下来的几条诏令。
“第三道诏令,各衙署品秩百石及以下的属官吏员,带病上衙任事者,赏粟三十斛,钱三千!”
按照大汉律法,品秩佐史一个月可领粟七斛,品秩斗食一个月可领粟十一斛,品秩百石一个月可领粟十六斛,品秩二百石一个月可领粟三十斛。
所以,刘贺赏赐的这三十斛粟和三千钱,是这些低品秩官员的少则二个月,多则十个月的钱粮,足以让许多人心动了。
“品秩在六百石以上的属官,带病上衙任事者,赏粟百斛,钱一万!”
品秩六百石官员一个月也不过能领七十斛粟,粟一百斛再加上万钱,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钱财了。
“至于,属官吏员之中那些无病而上衙任事者,亦可受同等赏赐。”
丙吉和张安世听完,对天子的佩服又多了一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这些低品秩的属官吏员也是人,他们不仅要吃喝拉撒,更是要养家糊口。
天子这“小小”的赏赐,足以让大量的属官吏员敢于“违抗”任宫他们的“口令”了。
这就是天子与任宫他们最大的一个区别。
在任宫等人的眼中,这些品秩低微的属官吏员连人的算不上,只是工具,一道冷冰冰的命令下去,就逼着别人和天子作对。
这一千多人的属官吏员虽然碍于胁迫同意了下来,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敢怒不敢言。
这马上就要年底了。
哪家的妻儿不用做几身新的厚袍服?哪家的灶间不打算存上一些束修?哪家又没有一些迎来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