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政东不停的思索着,思考着各种可能性,好的坏的,都充分的考虑了一遍,隐隐约约有些感觉,想了一想,最后还是决定探探周书明的口风再说,毕竟人事上的事情,特别是重要的人事问题,没有做什么的点头,他想再多也白搭……
陆政东坐在周书明办公室,谈了一会工作之后。周书明似乎是不经意间问道:
"听说你截住了那个马英华?"
陆政东笑着点点头:
"嗯,我直接扣了他的辞职信。"
周书明不禁一笑道:
"这敢放炮,却不敢面对,直接跑路。不是英雄所为。说说吧。你扣住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周书明自然不会认为陆政东扣下马英华是为了什么打击报复。陆政东真要是就这点水平,那估计连市长都当不上,也就那些没有一点政治头脑的人会相信这个。
"留下他干什么,我真还没想好。前几天。我也和他谈了一次,给我的感觉怎么说呢,优点和缺点都同样和突出,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是有些特点。"
陆政东坦诚地说道。
周书明一笑:
"这倒是你的风格,很多事情,先放在那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不时之需。"
陆政东也一笑,叹口气:
"书记批评我呢?"
周书明这个时候极力要向外界营造一个书记省长琴瑟相和的样子,所以两人之间也是显得极为融洽,
陆政东又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马英华对安楠非常熟悉,让他走了。那太便宜他了。"
周书明拿起火柴,似乎要点烟了,听得陆政东如此讲,迟疑了一下,道:
"政东的意思是要把他放到安楠去?"
陆政东笑着摆摆手,道:
"那是书记你考虑的事情,我是觉得这个家伙还是有点意思,你知道我问他怎么解决安楠众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办法,他给我想了一个什么招?"
周书明一听也不由好奇的看了陆政东一眼,陆政东一笑:
"他建议用安楠的电力等紧俏资源和别的地市换,谁能解决安楠的再就业,他就把这些东西给谁,有点奸商的潜质。"
周书明一听不由一动:
"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就是估计解决的人员数量有限。"
陆政东点点头:
"他的意思是解决现在已经下岗的这一部分,这部分人现在是急于找到一个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对工作部署i很挑剔,只要不是非要进什么国有企业,这倒是能解决不少人。"
周书明已经隐隐明白陆政东的意思了,笑着问道:
"省长是不是已经对如何解决安楠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了?"
陆政东摇摇头又点点头:
"只能说是有了一些想法,这些天我和省里的一些专家以及省里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流,对于安楠的问题应该从哪方面着手有了一屑虑。
要解决安楠的问题,压力最大的就是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以及安楠如何自力更生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关系到安楠问题是不是能够顺利推进的最关键的问题。"
"嗯,你讲讲。"
"解决安楠自力更生的问题,我看最主要的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解决安楠矿业集团创收问题,而是省里投资,安楠也据此形成合力的问题,还有一点,那就是城镇化,主要通过这三方面来提升安楠的财政收入。"
周书明微微一愣:
"城镇化,只是安楠现在这个局面,土地出让的价格很低,很难有机会拉起来。"
"土地出让确实不大,推进城镇化的建设其实主要目的拉动投资,城镇化的建设必将伴随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并相应产生诸多相关需求,从而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
通常情况下,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城镇规模呈从小到大,城市群不断壮大的发展状态,二,三产业逐步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