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他们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写这样“大逆不道”的信了。
霍显看着这几封信,她其实只认识其中最简单的那几个字,但是她也知道淳于衍是绝不敢有任何的欺瞒的。
“好,再加上一句。”
“诺。”淳于衍拿起了笔,等待着霍显的吩咐。
“见信之日,尽快返汉,不得迟疑。”
“诺!”
十二个字写三遍,只需要短短半柱香的时间。
看着淳于衍停笔,霍显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拿出霍光的私信改了上去。
不管这十几万大军能不能回来,都至少要先让范明友等人知道此事,预防万一。
每年从田延年那里收到几千万的钱,一半都给了田顺和田广明他们,是时候看看他们对霍家有几分的忠心了。
霍显将信拿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入了怀中,自然有信得过的人可以将信送出去。
这三路大军,只要任何一路回来,那么就能起到作用,霍光和霍家的困境也可以立刻解开。
“此事不可对他人提起。”霍显冷冷地说道。
“诺,我知道轻重。”淳于衍低眉顺眼地说道。
霍显起身就准备离开了,她在出门前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你快去快回,看到你的孙儿在府中,我也就安心了。”
“诺。”淳于衍又是一阵心惊。
命运的齿轮转动了起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基于自己利益做出了理性的选择,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他们未必想要的。
随着这三封信的送出,这长安城的局势,也许只会变得更乱了。
……
已经来到正堂的霍光,当然不知道霍显背着自己所做的这件“大事”。
如果知道的话,他恐怕会被气得当场昏厥过去吧。
圣人四面耳听,尚且有看不到的暗处,更何况是霍光呢?
此时,已经是申时了,从早上一直烧到现在的暖道和火墙,散发着猛烈的暖意,让整个正堂都显得有一些燥热。
刚刚用过午膳的霍光,正在审阅午后才呈送上来的军情。
和平日一样,仍然是一些琐碎的事情。
看来,想要前线的捷报,还得再等等。
也许是因为这些军情奏报实在太无趣,也许是因为霍光的午膳吃得太多,又也许是因为这正堂的热力太足……霍光有一些昏昏欲睡。
正当霍光准备小憩片刻的时候,陈万年却匆匆跑进了正堂来。
“大将军,下官有要事上报。”陈万年急匆匆地说道。
疲乏的霍光强撑着抬起了头,他无力地摆了摆手,示意让陈万年说下去。
“已经查清楚了,县官真的去了大司农寺,而寺里大部分属官吏员都、都已经上衙了。”
“嗯?田延年呢?”霍光暗暗觉得有些惊讶。
“田府君此刻正在寺中主持政事,整个大司农上上下下和平日并无二致,据说……”陈万年迟疑道。
“此刻不是你卖弄关节的时候。”霍光愠怒地说道。
“是、是……”陈万年连忙说道,“下官派去大司农的人说田延年被县官赏了一百记笞刑,但是走的时候却又说田延年对大汉有功,来年要给田延年封侯。”
恩威并施,真是好手段啊!
霍光突然之间,对天子多了一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