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旧有的印象,中亚地区除了沙漠就是沙漠。
实际上古代的中亚,还有塞外地区,包括后世的甘肃陕西,并不是如此的。
草原最怕的是羊。
因为羊吃草会把根也吃了,当羊的数量超过草场的负荷时,很快草地就变成了沙漠,沙漠化后的土地,再也不容易恢复。
沙漠化从西向东扩张,除了气候地理等环境的影响外,也深受中亚地区的影响。
正如后世京城无论如何努力,也解决不了塞北地区吹来的风沙。
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不具备稳定的环境中,再如何的文臣智慧,武将勇猛,犹如三国时期,也会导致生产力的缓慢,物资的贫瘠,人口减少。
大明军队战无不胜,民族的自信达到了巅峰。
每名士兵的脸上尽是张扬。
生机勃勃。
许多人知道大明皇帝要东归了,与六年前大明皇帝的返程不同,这次大明皇帝的回京,少了许多居心叵测的人,更多的人接受了现实。
无论属于野蛮又或者文明。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如今的大明,不光有了自己的大炮,并且威力巨大,秩序稳定,没有人可以打败大明,绝望之下,只剩下臣服与恭顺。
这是不变的道理。
帖木儿制定的规矩是规矩,大明制定的规矩同样是规矩,让别人遵守规矩,首先需要自身强大,其次让对方不敢违背。
因为规则的背后,是强大的武力。
西部七省的总督由文官担任,都督由勋贵武将担任。
总督和都督定期归国入京述职一次,已经成为西部七省的惯例,胡广仍然留在西部七省担任总督,张辅和朱能要回国了。
西部七省里,新的几位都督,将会由王真、赵安、火真等将领担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多年前一样。
有的士兵留了下来,有的士兵选择回国,也会有新的士兵从国内调来,土地上承载了历史,新的时代孕育而生。
方块字。
成为了唯一的文字。
汉语成为唯一的官话。
各地的国王按照大明的要求,修建大明标准的驿道,建立起驿站系统。
五十五岁的朱棣,用了十余年的功夫。
最睿智和具备充沛的精力,性价比最高的年华,全部用在了西部地区,与朱棣一样的,那些无数的士兵们,把青春用在了此处。
探测部西部七省支援总队。
一张不同的舆图悬挂在半空中,上面标记了很多颜色的符号。
“撒马尔罕地区经过长期的探测,本地的煤矿资源稀少,但是铜矿不少,不到十年的时间,探测到了三十几个铜矿点。”
从国内来的技术人员们,邀请了本地的工匠,那些有名气的,要么前往了大明内陆,要么加入了当地的大明工局,众人严肃的探讨。
他们不久会去撒马尔罕城,向皇帝陛下呈交成果,为日后的布局做帮助。
因为技术和时间的限制,他们并没有达到后世的程度,撒马尔罕地区探测出九百多个的铜矿点。
“当地的金矿也不少,整个西部七省,除了玉龙赤杰地区的铁矿质量好,容易开采外,其余地方发现的铁矿,不但质量低下,而且也不容易开采,成本很高。”
“主要是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