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顶点 > 第六百三十一章 这样的大明该怎么打败(第2页)

第六百三十一章 这样的大明该怎么打败(第2页)

职业习惯。

自从考级制度推行以来,无论什么性格的学者,都要学会如何展露自己的想法和结果。那些会说话的,能完善整理出自己思路的学者,在这项制度上更加的占便宜。

针对这样的现象,太子殿下曾经说过。

人是社会类生物。

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基,所以交流能力,也是学者的基本素养之一。

学者习惯了。

官员们也了解学者的为人,此人的确有才能,眼光独特,能为他们带来新的角度,所以没有人打断学者的发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学者畅快的说道:“契约关系的盛行,也成为这一时期民众间财产关系,和商品关系高度发达的象征之一。”

“社会民众基于宋朝社会赋予其“编户齐民”的身份,均纷纷地参与到契约规制下的社会生活中。”

“在当时,凡是自愿订立契约关系之民众,从客观来看,均处于独立当事人的地位,在契约中,无论其身份的高与低,贵与贱,他们都是以独立、平等之人格参与进来的,都是国家的一等齐民。”

“契约关系成立之后,民众之间也只是暂时形成了一种短暂的契约经济关系,他们之间并没有十分紧密的人身依赖关系,促进了在人格上,他们是平等的。”

“这就是宋朝社会的核心本质,正是基于这种人格上的平等,使得宋时期,社会民众之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使其呈现出追求平等的社会契约精神,这也是宋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太子殿下经常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宋朝的物资文明的基础强盛,但是在精神文明上,某方面有短板,造就了外部军事的失利。”

“正如太子殿下曾言,万事有利有弊,而宋朝高度的物资发达,已经为宋朝的武力失败埋下了因果。”

“就和明初时期,太祖皇帝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移民,其规模巨大,而如今太子殿下监国,督促百姓移民,反而成为了最难的问题。”

“这就是万事有利有弊,既然百姓们有了人格,人格上平等,而我朝越发的富庶,没有百姓愿意离开内地,那么以往朝廷最容易办的事情,却在我朝成为了最难办的事情。”

学者一边根据事物的表象,一边做出自己的判断,全然不顾身边人们的想法。

不少人平静了下来。

尚书吕震就很不开心。

太子殿下有些方面做的并不让人满意,可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又太合自己的口味,例如在权力方面的限制。

皇权的权力太大了。

一言可以定生死,可以推翻社会达成的规矩。

很多人嘴上不说,内心是有想法的。

不然北平的新学,还有最近兴起的兴学,为什么日益强盛?因为符合社会潮流,人们内心的期望。

百姓们不希望头上有作威作福的官员。

官员们也不希望头上有个可以随意定生死的皇帝。

在这点上,吕震认为太子殿下做的非常不错,可以引导社会方向,甚至按照自己的心意,让朝廷跟着改变,唯独不能破坏规矩。

规矩是什么?

规矩是社会各方面经过试探和妥协,最后达成的平衡与默契,大家遵守规矩,保障了秩序,从而让社会保证了稳定。

一个稳定的社会,是天下人的希望。

百姓们希望的是安居乐业。

只有强者,才会希望乱中牟利。

尚书的神情,不少人看在眼里,也就没有人捧着学者了,学者说了半天,没有人附和自己,讨了个没趣,失去了兴致,没多久也就离开了礼部。

“送去文华殿吧。”

礼部尚书吕震见诸人都没有了问题,最后向人说道,旁边的吏员们点点头,各自上前把舆图收拢起来,装入盒内。

“周先生一向口无遮拦,部台见笑了。”

有名与学者关系不错的官员,上前开口缓和说道。

礼部尚书吕震并没有生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